立即捐款

何偉航:電影《打工仔革命》後感——工人抗爭的無盡旅途

何偉航:電影《打工仔革命》後感——工人抗爭的無盡旅途

撰文︰工黨常委何偉航

試想像僱主今日通知你,一個月後不用再上班,你需要供養父母及兒女、有一層正在供款二十年的樓,你當刻的心情是怎樣?《打工仔革命》的故事背景,就是一班頻臨失業的汽車零件廠打工仔,前路茫茫,運用集體力量,懷著你想像中的心情奮戰。

永恆的勞資角力

一開始觀眾就進入一場緊張的勞資談判中。廠長不斷砌詞脫罪,其中一句「我哋需要共渡時艱,同坐一條船。」終於令到女主角按奈不住,立即反擊:「係呀,我哋同坐一條船,但我哋係住下格倉,充滿垃圾同老鼠呀!」

火花四濺的對話已經簡單說明,戰役現在正式開始,狀況尤如電影名稱《At War》一樣。事實上,職場中的勞資角力從未休止,工會日夜收到工友大大小小控訴,均衝著僱主、管理層而來,資方眼中只有利潤、「條數做到靚」;而打工仔就只是「他們」一盤財務報告中的一堆數字。作為一名有血有肉的人,不禁心裡問︰「其實我都只想簡單穩定地打份工討生活,為何偏偏選中我?」坦白說,工人怒火是資方一手做成,沒有「人性」的職場環境,戰爭必然發生。

新聞報導下的工潮印象

雖然電影中故事橋段是虛構,但感覺非常真實,尤如一件曾經於法國發生過的工潮。因為中間穿插著新聞報導及訪問,反映傳媒對工運的事件推進有一定影響力。例如一次請願,工會代表要求與大老闆直接對話不果,出現與警方推撞的事故,從總統特派代表口中得知,普遍社會開始同情資方處境,令工會處於劣勢。

新聞報導的限制就是不能太仔細解讀事件,令市民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導演史提芬畢西(Stephane Brize)在訪談中也曾探討這個問題。

還記得2010年炎暑期間,四個巴士工會(九巴員工協會、新巴職工會、城巴職工會及龍運巴士員工協會)為爭取加薪及集體談判權,發動工業行動。當時某大電視台的六點半新聞,報導工潮消息,隨後播出政府代表(當時為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華)指大部份車長同意加薪,再特意採訪學者對集體集判權的看法,最後記者讀出「學者認為集體談判權是否立法需要小心處理,因為工會力量過大,長遠對經濟構成影響。」翌日工潮結束,社會上瀰漫著的氣氛是,工潮未得到大部份車長支持,同時對工會訴求一知半解。如果將來,我們在新聞中知道有群眾抗爭活動發生之時,可否多些了解背後動機?看似「激烈」的活動背後到底是誰一手做成?

社會的多元意見

那麼住在當鎮的居民,或其他法國人當時對這件事的看法又是什麼?這也是電影可讓觀眾更多元了解當時局勢的手法。導演除了將大量畫面集中於勞資雙方站腳點的矛盾、及工會代表之間的「路線」分歧外,有一幕工會領袖們在辦公室分別拆開不同信件,有些人表示義無反顧地支持工會行動,也有些人刻意「惡作劇」批評工會行為魯莽自私、貪得無厭。

普遍社會對工潮意見除了支持及反對,也有很多不同看法,值得我們深思。例如充滿無力感、貧困的工人,表示「向左走、向右走」都死;有些市民立場表示支持與否不是重點,最重要是不要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又或有些人表示工會行動稍為有暴力成份,則絕對不會支持等等。在今日香港的環境下,上述看法,同樣適用。但似乎則重經濟導向的社會經濟分析,仍然是大眾市民所接受。

團結的必要條件

電影中後段,工會領袖代表開始內訌,焦點放在一直領導工業行動的掌舵手(本片男主角Vincent Lindon)身上。究竟工會應該一直由他領導撐到底,直到未知的勝利;抑或向資方要求更高賠償額就立即復工,失業的問題日後再算?其實當時幾位工會領袖各執一詞,沒有答案下各走各路。雖然他們欠缺召開會員大會商討對策,但也足以反映身邊罷工工友對抗爭的憂慮不少,人性也就在此時發生。觀眾必定會被導演引領到「人生交叉點」上︰「你在當中,站在哪一邊?」這是群眾運動領袖及組織者常常遇到的問題。

筆者認為個人經濟因素並非團結抗爭的條件,在乎工友對抗爭目標的清楚程度、訂立策略的透明度及理據。當然工潮必定一日千里,遇到分歧困難在所難免,各人平心靜氣商討對策、營造開放的氣氛、工會人之間開誠布公,似乎是團結下去的必然條件。

到底怎樣才能戰勝?在沒有更好的新方法時,相信勞動者唯有團結,才能扭轉宿命。

後記

《打工仔革命》在港正式放映的首場是3月28日,事有湊巧,六年前的同一日,天氣陰晴不定,是HIT貨櫃碼頭工人正式踏上40日罷工無盡旅途的第一天(2013年3月28日,同樣都是星期四),400幾位工人昂首闊步向著加薪及集體談判權的目標進發,是為回歸以來歷時最長的工人抗爭運動。

其實工人抗爭的故事,無分國度彊界,一直都發生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