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疫情之下,所有媽媽都和自己的孩子多了相處的時間,鈴姐也不例外。然而,她卻不太享受這段親子的時光。「現實同理想係兩回事嚟㗎嘛!」到底是甚麼令到她說出這番話來?

鈴姐有一個正在讀一年班的七歲兒子,由於疫情的影響,兒子已經有四個多月沒有去學校上課了。鈴姐每一天的生活便是在家中全天候照顧兒子,病毒肆虐的情況下她也不敢帶兒子往街上走,唯有待在家中面面相覤,但她又指出「每日都咁樣對法,點都會有啲磨擦嘅。」停課期間,要獨自照顧孩子感到辛苦,兒子有一些網上功課要完成,可是鈴姐又不是很懂這些,功課多且難,自己有時候都不懂得教,兒子又會嫌媽媽不會教,這著實令人感到無奈。丈夫因為工作的緣故早出晚歸,工時長日子多,即使有難得一天的假期,也會用來休息,所以照顧兒子的這個重擔便重重落在了鈴姐的肩上,自己甚少有空閒的時間。「我都想有啲私人時間做下其他嘢啊,但係又唔放心佢一個。」言語間滲透著淡淡的無奈感。

來港兩年的鈴姐,當初就是希望能給予兒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水平,可是所有東西卻似乎事與願違。起初來到香港的她完全不能適應香港的生活和節奏,一有假期便會「返大陸」。她認為香港的左鄰右舍不及上面好,鄰里之間欠缺人情味,例如互相托管小孩或是其他的幫忙都很少有。一年慢慢過去,她也開始逐漸熟悉香港的生活運作,怎料卻碰上了社會運動和疫情,整體經濟受創,這種種無疑對鈴姐造成了打擊,無助的她甚至開始困惑「其實係咪落錯咗嚟」。但現實不全然是殘酷的,鈴姐說,當她開始知道和接觸一些社福機構後,漸漸找回一絲希望。記得二月初疫情大爆發,全城陷入了口罩荒,而口罩的昂貴更不用說,不是人人負擔得起的,當時鈴姐家中只拿著口罩兩三個,根本哪裡都去不了。也正值此時,一些機構社工特意詢問了鈴姐的情況,並贈送了十多枚口罩給她,好讓鈴姐一家平安渡過疫情。雖然數量不多,卻是心意一番,算是困境中的少少援助,這讓鈴姐安心了不少,同時也感受到了香港社區中的一絲人情味。

「有時心情都好複雜,就算調整好心理,但現實係殘酷的。」鈴姐認為大家都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一樣的情況,互相包容是非常重要的,也很感恩鄰里和機構的幫助,但有時候情緒來了,還是會陷入了負面的氛圍,始終日子難過。正如鈴姐所說,理想可以很美好,現實也可以很刺人,到底怎樣做才能使兩者的距離拉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