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天星行動何「新」之有?﹝內含肉麻感謝﹞

近日看有關天星行動的評論,不止一名論者將這次行動視為「新社運」的開端,將之與﹝特別是以長毛為代表的﹞舊社運對揚,並預期新社運勢要取代舊社運﹝當然,新並不一定比舊好,有評論就形容新社運是民粹主義加新激進主義,叫政府小心提防﹞。

我想很多對這次行動的看法,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上述的新舊對揚,而不同的人,對所謂新社運的內容亦有不同的假設:有些認為不妥協的直接行動是新社運的標誌,因此警告在油麻地、觀塘、中區警署都會出現類似天星的行動;有些認為新社運的參與者是一班旨在打倒建制的激進分子;有些則代入參與者的角色,認定他們是心高氣傲、自以為創造了社運新浪潮,然後就猛烈批評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對擴大運動戰線幫倒忙。

首先,我對以新換舊的講法非常不以為然,很多對所謂「新社運」的講法亦屬無根據的臆測多於現實。正如我在另外一則回應中所說:「我們深切地明白,天星、灣仔、觀塘、荃灣等等儘管是同一個大問題的衍生物,可是亦各有各的差異。觀塘居民看到天星行動,最直接的反應似乎會是「呢班野千祈唔會黎搞搞震」,而不是受感染發動居民自主規劃。」天星的直接行動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有大量的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由此至終都說,沒有其他團體和個人長年累月的反對,我們就連行動的理由都沒有。所以,直接行動與地區居民組織工作、專業人士在建制內提出異議不單止沒有矛盾,後者反而是前者出現的重要、甚至是必要的基礎。因此,隨隨便便說天星行動的參與者會到油麻地、觀塘等舊區「搞事」是完全誤導的。

另外,有些朋友亦試圖以「不玩城規會之類的體制遊戲」來定性新社運。這點我可以用個人的經驗回應。在參與天星行動之前,我才拉車邊和灣仔利東街h15關注組的街坊一同出席城規會的上訴聆訊,做了幾日人肉打字機;而在之前的觀塘市中心重建諮詢中,我亦透過獨立媒體蒐集了一些意見,並向市區重建局正式提出。我們﹝包括h15關注組和重建監察的朋友﹞應該已是香港其中一班與城規會周旋得最長久的人,當然這不代表我們與城規會和市建局會日久生情,相反,長久的交手令我們更明白這種制度上的缺憾,並且愈發體會到改變/打破諮詢政治的必要。請大家不要忘記,利東街的街坊心甘命抵同城規會周旋了三年﹝還不計之前的蘊釀期﹞,得到什麼結果?是居民有理有節的要求徹底落空!全部被迫收錢走人!請大家也不要忘記,在中環填海區規劃「諮詢」期間,有很多團體己經提出過保留碼頭及鐘樓﹝見葉一知的蒐集﹞,這些意見有哪一忽得到重視?這個政府可是連自己委託的顧問報告也漠視的,難道大家真的還相信這個政府的諮詢政治?這樣說是要表明,我們提的人民參與規劃/空間自主不是信口開河的,而是經過長久與建制周旋得出來的運動方向。

當然,天星行動在形勢上令人覺得耳目一新,我們自己也有一些對行動不一樣的想法。這都是事實。但我斷不認為那是什麼新社運的開始,起碼你現在問我,我也只能說我下一步要回到地區參與居民運動。如果大家問我天星行動的意義,我會說:首先,天星行動讓我們將一個全港性的「空間自主/人民規劃」問題看得更清楚,這是將各區的問題給一個更統攝的論述的時機,這個更統攝的論述可以用「本土」來理解,可以用「解殖」來理解,亦可以用「反新自由主義」來理解。第二、也可能是更重要的,天星令到本來集中在舊區的居民運動組織者和本來集中在西九、天星或中區警署﹝即是搞文化政策和保育政策﹞的專業者有機會合作,有機會走在一起。我想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將因天星而開始關注人民規劃問題的新朋友組織起來,讓他們看到更大的圖象;還要鞏固剛剛開始的專業者和社區組織者的工作關係,令大家不要再單顧自己「地頭」的事情,並且增加推進體制改革的力量。

最後,我要藉這個機會感謝過去一個多星期來一起打拼的朋友。我記得在十二月十三日的凌晨,在天星平台看到一堆熟悉的面孔在為我們打氣,幾乎感動得流下淚來。在之後的日子裏,每當我們有什麼困難﹝或者策劃混亂、或者準備不足﹞,都總有朋友自動跳出來補位。十四號晚情況有點失控時,總有人站出來控制住場面;被捕後大家發瘋地攔車、替我們找律師、在門外徹夜守候到天光;絕食時大家絡繹不絕地送來物資,沒有一點怨言。我們幾個人,誤打誤撞地成了運動的核心,但如果沒有各個團體和個人瞓身幫助,行動根本沒有可能延續整整個星期。我在這裏衷心的感謝大家,並請求大家包容我們過去一個星期的武斷和莽撞,我們一定會好好坐下來與大家一起檢討過去的得失,並共同商討將運動擴大的可能。至於立法會議員,真正從頭到尾關注在天星的行動,並在各個階段提供協助的,只有長毛、張昭雄和郭家麒三人。套用小樺的話,呢D叫做有雷氣。

如果真的有什麼新舊之分,請容我這個涉足社會運動僅一年的傻人提一個新的說法。社運的新舊不是指這班人是新那班人是舊,更不是新的要淘汰舊的;卻是指,經過去年的世貿、經過經年的社區運動、再經過天星行動,整個社運界漸漸換上了新衣裳。我們愈來愈清楚明白,不同範疇的運動可以連結在一起,我們亦愈來愈能夠就香港社會以及政治的問題提出一套完整的講法。互勉。

圖:令人感動的十二月十三日凌晨聲援。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