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與腸易激綜合症生活 ( Living with IBS )

與腸易激綜合症生活 ( Living with IBS )

有一件事,一直不知應否與別人分享。想著想著,或許部份朋友,與筆者有同樣遭遇,所以還是寫出來,希望自己的有限經驗,對心有罣礙的朋友有點用。

在過去一段不短時間,筆者受到一種怪病困擾,症狀是經常胃痛、胃脹、脹、肚痛、肚瀉、下痢與便秘反覆交替。

最慘的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就算進食的食物如何普通、或者心情稍有輕微波動,都可以立刻引發肚瀉,大大影響社交生活。最嚴重的時候,坐在電腦前準備續寫論文,就要立即衝入廁所,嘩啦嘩啦!全是水便,連續三數次。結果完全無法動筆。可想而知,當時心情變得很惡劣和沮喪,根本不想浦頭。

看遍中醫、西醫、名醫、教授、普通科、胃腸專科,屢醫不癒,束手無策。起初以為患了大腸癌。若屬實,對筆者這位半素食者是頗大打擊。今年六月初時,進入某私家醫院,對胃腸肝膽腎做了昂貴的超聲波檢查、內視鏡觀察和組織化驗,並未發現器官有任何異樣。中醫和西醫都只好同意筆者的看法,斷為「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譯名繁多,其他如「過敏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等)。這似乎是一種都市症候群,不過本港仍有西醫對筆者表示聞所未聞。

消化道流水線是由神經反射控制的──胃部敲鐘,要求直腸中止抑制,以便胃把食物送到幽門;吃完早餐有便意就是這個原因。若神經不能正常控制腸臟蠕動,就會導致腸臟過度敏感,腸道蠕動過快會造成肚痛及肚瀉,蠕動過慢會造成便秘。在外國一些討論網站,有大量人士自稱與IBS的症狀搏鬥,有些長達十多廿年,以女性較多,造成時常缺勤和對社交焦慮,生活質素頗受影響,又覺得受到別人誤解。在香港,妻子有一位同事的姊姊也苦苦的患上此症多年,嚴重限制她的群體生活﹝註-1)。

IBS 可能是一種最初與精神狀態有關的功能性障礙,暫時沒有可根治的治療藥物,但有心理、行為、食物、藥物、催眠和針炙的方法可控制它的症狀。若果您懷疑自己有IBS, 您必須先肯定自己不是有感染性腸炎或器質性異常。

筆者曾進行深刻的內省,覺察到自己患上這症,起因應是長期的壓力和憤怒﹝註0),導致控制胃腸反射的自律神經失調,由於該失調已發展到較嚴重階段﹝可能神經傳導分泌機制已改變﹞,單靠心理療法並不足夠。

幸運地,在過去一季,靠著自力救濟的信心和其他IBS患者的經驗,在無須服用解痙藥或其他藥物的情況下,成功把大部份症狀控制下來。得蒼天眷顧,筆者發現經親自體證、適合自己、較少引發IBS症狀的生活方式,其實同時是一種頗為健康的生活方式。現時在筆者送給有腸胃病的親友的保健卡片上,會寫上以下的祝福字句,希望也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戒:肥膩、煎炸、高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食物;空肚進食太多 非水溶性纖維食物﹝特別是竹筍、果皮、果仁、生食葉菜等﹞,會刺激腸道過份蠕動;多肉﹝特別是紅肉和其加工製品﹞﹝另外衛生署建議每天不應吃超過2兩紅肉、1茶匙看見看不見的鹽,防癌﹞;辛辣、太酸、咖啡、汽水、酒類、香煙、冰飲等刺激食物;牛奶不適合不耐乳糖者﹝其實大部人都不適宜以牛奶作為飲料,因乳糖酶不足,見註1 );霄夜;過量可引致腹瀉的山梨糖醇(sorbitol,代糖的一種)。﹝註3)

宜:蔬果的吃法:蔬果當然要多吃﹝除非正在肚瀉),但由於含有 非水溶性纖維成份,應餐後吃,或與含 水溶性纖維 食物﹝例如燕麥片、簡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包﹞同吃;充分咀嚼,慢食;最多八分﹝註2)水溶性纖維能穩定腸道,既能避免下痢,又能防止便秘﹝註3)﹝註4)。

解:休息;肚痛時可喝杯熱薄荷茶 (peppermint tea)、或進行熱敷或按摩舒緩﹝在室外,筆者發現含粒有薄荷油(peppermint oil)成份的真正薄荷糖,也有舒緩肚痛的功效﹞;一些益生菌產品或消化酵素可幫助消化,有減輕功效。不要濫吃胃藥、瀉藥或止瀉藥,傷胃、使腸臟功能更差

多:慢活、充足睡眠﹝休息不足、腸道更激﹞、運動、腹式呼吸、適當處理壓力和穿衣服、避免著涼引起肚痛。

在處理壓力方面,深呼吸、肌肉鬆弛練習、瑜珈、靜坐、內觀都是很有效的,筆者不要再懶惰矣。近來多閱讀初期佛典﹝原始佛典﹞﹝註 5﹞,對因緣和合的緣起法則有較多領會,自覺較過往減少我執和卑亢﹝雖然還需多多學習﹞,憤怒自然也消退了不少。

雖然筆者自知,在香港這片官商勾結、市場價值至上的再殖民地上,是很難不憤怒的。﹝文章有時間再續﹞

﹝照片:筆者攝於泰國上空﹞


註 -1:過去幾年,本港一些醫學團體都有發表調查結果,調查方法多是電話或上門以結構性問卷方式訪問受訪者,指本港患有IBS的人口比例有一成半至兩成。

註 0: 在這裡,筆者所指的憤怒,包括一系列的情緒反應,如發怒、暴燥、妒恨、怨憤、憎厭、挫折等,共同特徵是有偏執的前兆。

註 1: 梁淑芳 (2005),《你可以不飲牛奶》,香港:全心。

註 2: 西方營養學普遍認為成人每天需攝取 2000~2500 大卡,但據稱一些對世界各地「長壽村」的研究顯示,少食﹝每天低至 1600 大卡﹞[當然要懂營養分配﹞似乎才合乎養生之道,參考徐上德 (2000),《生機飲食經》,台南:世一。

關於八分飽:

少食也有很多功德。禪宗認為可透過進食前唱頌《五觀偈》來培養對飲食的正確觀念: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感激農民工人辛勞供應食物;感激犧牲生命生機供食的動植物;感激陽光、空氣、泥土、虫和水等自然恩惠)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反省自己今天是否有享用這些食物的資格)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飲食時應戒貪瞋痴)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飲食是為充飢或治療,不是為貪慾)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註 3: 留意致敏食物種類有個人差異,而且不是固定的。
可參考外國一些IBS患者互助組織,例如 http://www.ibsgroup.org/http://www.helpforibs.com/ 這個網站雖然是商業性質的,但有很多對IBS患者有用的飲食資料。

註 4: 一日定時三餐還是少食多餐則因人而異,筆者因擔心胃病復發,比較傾向前者。

註 5: 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經》,與南傳佛教的巴利五部經(Sutta Pitaka),迷信與虛妄的成份極少,充滿實用的智慧。而且,北傳《雜阿含經》,與南傳《相應部》(Samyutta Nikaya ) 兩經經文內容相同者,學術界普遍認為是佛經第一次(五百人)結集時﹝約二千五百年前﹞的內容,非常重要和寶貴。讀者若想閱讀南傳佛經及有關的介紹,筆者強烈推薦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 這個英譯巴利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