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政改和拙劣的報導

以下是一篇拙劣的綜合報導,我將主觀的意見(括孤).實在太多主觀的想法,也有許多猜測,推論和估計,請問這份報導是否報導呢?

感受

無論人大怎樣強調合法地為香港的政制--特首普選和立法會選舉-製定時間表,無論說什麼2012, 2020, 2045,或 3000普選, 當人民不認同這種合法性,不認同它所說的”普選”,民主便會出現!否則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永遠不會出現!

一直而來大部份香港人習慣在英國殖民政府下生活,回歸後我們香港人是否仍要接受這種"殖民"的權威管治呢???當人越不關心政治,政府便會越容易增加規管,以達至它界定的公眾利益,並期望市民遵守它的規矩.

民主實踐不只是特首選舉和立法選舉,還涉及許多諮詢制度的開放度,參與民間團體/工會/non-profit 機構的活躍度等,但我們不能因為政改的局限性而不重視它這一系列的政治制度. 

普選(走出第一步)
 (星島日報) 12月 30日 星期日 06:30AM
(綜合報道)

人大常委務員會會為二○一二年的選舉辦法和普選    問題的決議案,昨日正式揭盅,人大副秘書長喬曉陽    親自南下,會見各界人士,為決議案作出解釋。根據特區政府    呈交的政改報告結論,決議為二○一七年普選特首(全面開綠燈),同時(展示)二○二○年普選立法會的(契機),一如特首曾蔭權所說,這是首次有了普選的時間表,(消除了政制向前的最大問題),令香港(邁向普選的新時代)

人大常委會就二○一二年政改作出決議,表明二○一七年可以實施特首普選,喬曉陽在來港的答問大會中,亦(正面)回應了特首曾蔭權提出二○二○年普選立法會議員的說法,中央對普選態度的(積極和明確)(超出了事前的種種猜測)

喬曉陽在座談會上,提到自○三年政制檢討後,中央已反覆思考香港普選的問題,(說明中央的決定不是一朝一夕作出),目的是既能(符合)港人盡早實施普選的期望,又能(減少)政制變遷帶來的不穩定,(確保)安定繁榮。今次人大常委會決議案的要求,既有一個時間表,又把特首普選和二○一二年政改「拆」,(說明中央對香港民意的重視),以及按《基本法    》發展香港政制的(誠意)。

政改報告(巧締共識)

政制問題一向被視為特區政府的(燙手山芋),處理不當可能會觸發社會嚴重內耗。這次當局呈交給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政改報告書,提出啟動修改二○一二年選舉程序,(嘗試在左右做人難的狹窄空間下游走),結果報告作出「有過半數市民期望二○一二年先行落實普選行政長官    ,這個意願應受到重視和予以考慮。與此同時,不遲於二○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將有較大機會獲得大多數人接納。」的結論,(巧妙地取得)不同意見的平衡和共識,亦(順利)獲得中央接納。

由於今次中央接納政改報告,對二○一七年普選特首的(表述相當寬鬆)(為民主(向前邁進一大步)兼提供(理想)條件)。政制發展(要向前)=,(必須有多方面配合,包括民意、中央支持、立法會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報告書發表至今,民意和中央對於未來發展的藍圖(大致受落)(餘下仍要看立法會怎樣表態)

要在二○一七年落實普選,未來十年並非可以坐待成果,(比較理想的做法)=是開始就二○一二年的特首和立法會選舉修改政制,令整個制度可以逐步過渡,從而(減少)因為政改而帶來的震盪。

中央(重視)港人民意

二○一二年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如何修訂,要有非常具體和清晰的方案,(中間涉及的利益考慮非常複雜)。二○○五年特區政府曾推出擴大選舉成分的修訂方案,(結果被泛民陣營否決),現在立法會要通過另一個方案,相信除了(泛民)要投票是否接受外,代表(其他界別利益的議員),一樣會討價還價,這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政治現實,由此可見,政改之路仍有不少障礙。

人大常委會的決議案,對先行普選特首有(清晰)指引,(原因估計)是中央認為現時香港社會狀況較為平穩)(適宜)處理重大的問題;同時(明白)(政制爭議太多),會(添加)內耗和不安。先進行特首選舉    ,(符合)港人對政制發展(宜)(「先易後難」)的取態,這個模式(已認真考慮了)港人民意,也(突出了強化)行政主導的想法,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央(非常希望)可以達致這個目標。

經過多年(轉折),普選的道路(一下子已在眼前)。在未來十年,港人不再需要(漫無休止的爭論),而是(從立法、教育、培養政治人才等各方面)=,為(迎接)政制發展(切切實實做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