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毛孟靜:一面哈哈鏡

  北京看香港,大概覺得香港人人心不足,盡受英殖一套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洗禮,貪得無厭。歷史證明,人類社會出現動盪以至革命,都是經濟差惹的禍。人民沒得吃,被迫造反。

  中央為挺香港經濟而落實的各式措施,由自由行數起,到最新豁免內地香港紡織廠商的外發加工出口關稅,絡繹不絕。眼見香港經濟甚有起色,人民不但吃得飽,且吃得好,皆大歡喜,用本地街坊術語說來,就是大家happy。社會穩定,穩定壓倒一切,就一切好辦事。

  中央為特區鋪排妥當的一場特首補選,連人選及任期都悉心周旋過了,香港人卻就是不識感激,不懂領情,繼續有不聽話的市民與傳媒,散布「獨腳戲」、「荒誕劇」的評論,拒絕擁護得享中央欽點的曾蔭權。

  在中南海權貴心目中,香港充滿西式犬儒,缺乏亞洲價值,不肯面對現實享受眼前的溫飽就好,定要透過一塊哈哈鏡看香港,扭曲現狀去追求一些虛無的什麽民主自由,包括吃不進肚子穿不上身子的什麽核心價值。

  北京要這麽想,當然也並非毫無道理。看美國的《商業周刊》最近就以香港做封面專題,套用本報報道的用語,「全方位唱好香港」。唱好內容,由樓市復甦、開數千元一瓶的法國紅酒面不改容,到中環名店林立擴張。唱好的基本準則,就是經濟好,以一個「錢」字為依歸。

  飽暖思淫欲,人之常情。姿勢是否暴發戶,屬品味及環保問題,不在此討論範圍。卻是,常常給外人視為傖俗、一切向錢看的香港人,當中有許多卻信奉「衣食足知榮辱」。說的榮辱,由個人良知數起,至泛宇宙的人性尊嚴與權利。

  純粹透過經濟好而大唱香港好,卻也即是透過一塊哈哈鏡看香港。人類歷史同樣證明,經濟與政治必須同步發展,政治開放步伐持續落後於經濟,遲早出岔子。北京對香港的經濟支援超值,不就等於香港的民主訴求有價,可以出賣。

內地同胞咋舌的自由

  有初到本市的內地同胞或不明白,為什麽仍有這許多香港人堅持普選。他們霎時看到的香港,自由得令人咋舌;真是,罵領導人可以罵得這樣兇!新聞自由也見充沛得很嘛。

  當然,去年的「名嘴封咪」事件是個別情況了。而新聞界充斥為求政治及商業正確的自我審查,行內人都心中有數,彼此不便把話說得太白太露就是。

  大陸同胞也會聽聞,曾有香港的大律師力陳人大釋法如何損害香港的法治精神,以及司法獨立。但見本地法制仍健全得很,近期特出的例子,就有被拉阻街襲警的一群法輪功人士上訴得直,法庭判決錯的全在警察。又有一樁惠康涉嫌賣不合格豬肉案,法官(竟然)會批評控方(政府部門)「用心不良」,幾似陷超市於不義。足證香港有個好制度。

「獨家」競選的鬧劇

  中港兩地的人心分別,是內地人看到上述香港的好,會感動至涕零,夠好了,不會「貪心」再要求多一點。

  但對香港人尤其是中產一族來說,新聞自由、司法公正等等都是理所當然的核心價值,情況本應如是,本該如此。要鞏固好制度,要消除政府與傳媒之間的「老友記主義」(跟政府「相好」就放料給你,簡稱「官媒勾結」);要讓法官秉公審案,不會在政治壓力下猶豫,在在需要由普選產生的民主精神及行政透明度的支撑。

  有普選,就不可能出現曾蔭權「獨家」競選特首的鬧劇。說除了曾蔭權,也沒有誰了—真的?在現有的荒謬制度下,唐英年及李國章被「勸」退;陳方安生及余若薇,還有李柱銘均被「嚇」退。誰敢說一人一票選特首,陳太不會大熱勝出?說李柱銘或無機會,呀,政治上永不說永不。看去年立法會選舉中,選民亟投李柱銘一票的群情洶湧。

  但,透過欽點的一面哈哈鏡,就真只剩下一個扭曲、或被扭曲的候選人,一個奇形怪狀的曾蔭權。

毛孟靜
信報財經新聞     200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