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陳樑舊木 一撐七十年

文:林耀生

最近,在中環結業的泰昌餅家,和不知能否繼續經營的民園大牌檔,引起市民不少的迴響和社會關注。今天我們所見這兩件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過去十多年的城市發展中,不少舊區風貌,古老行業,老街舊巷,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過去數年,我走訪不少中、上環的傳統舊舖,古老行業等。他們不約而同地面對三個難題,影響到他們能否承繼下 去:(一) 市區重建,面臨清拆;(二)面對高昂的租金,只可結業; (三) 後繼無人。在今後歲月裏,他們很快便無聲消逝。我想,大家應抽空到這些舊區看看,了解我們香江過往的歷史文化,好讓我們和下一代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就了今天的香港。文:何耀生

每當我來到中環嘉咸街和結志街一帶時,好像把我帶返一個昔日香江的時光隧道去,因為在這裏,我們還可看到一些香港早期的生活面貌和古蹟舊物,如最古舊的露天市集,超過七十五年的雜貨舖等。雖然他們在現代化的中環裏顯得有點老古板,但畢竟這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亦是過去到今天,我們普羅大眾生活的痕迹。

凝在七十年前一刻

六月二日下午,探訪「永和」號的店東——關伯。關伯是我小學校友的父親。來到這裏便想起小時,經常買黃豆、玩射豆槍的童年歲月。而旁邊,過往有一間賣屐的攤檔,還記起母親在那裏,訂了一雙木屐給我。在六十年代穿木屐是十分普遍的。

我敢說「永和」號是現時香港最古舊的雜貨店,店內仍然保留着六、七十年前的傳統風貌,在這裏亦可以找到不少的古舊雜貨,如洗頭用的「茶仔粉」,「左顯記」醬油,雞嘜肥皂等。這裏可以說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二次大戰結束後,數以十萬計的難民,為逃避國內的政治動盪和內戰來到一個自由、安定的香港。隨着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的輸入,香港經濟從五十年代逐漸開始發展,但民生仍然非常困苦。

生活艱難 有個牀位已很好

「1949年,我當時才14歲,從新會來到香港。」關伯開始談起他和「永和」的前陳舊事。「這家店於1930年由我的叔叔經營,我父親於1946年來幫我叔經營,而這座建築物已超過120年歷史。」

當時,很多人像關伯一樣,來到香港投靠親友。「五十年代的生活對普羅大眾來說,真是苦不堪言,好淒涼!當時有機會當學師仔,有個牀位睡,已經很好,很滿足。」而當時的雜貨舖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柴、米、油、鹽、糖和日用品等,都能在雜貨舖購買,它們如今天的小超市。

街坊買生抽自備器皿

「過往的工作是十分吃力和繁忙,從早上6時到半夜12時,做的工夫又多,又濕碎,如街坊拿瓶或碗來買一、兩両油、生抽和一兩磚腐乳,而肥皂則買多少,切多少。除此之外,每天背幾十斤重的貨到客人家裏。年尾,每晚做到三、四點。那時候沒有假期,只有初一、二休息兩天。」聽後,便理解到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是十分清貧。「當時,住在這一帶的街坊都很窮,對於有困難的街坊,我們都盡量賒數,誰叫你窮,我們只可守望相助,同舟共濟。」

共甘苦太太梁蘇記上班

關伯是透過媒人介紹而認識現時的太太,他們於1959年結婚,婚後生活仍然十分艱苦。「婚後,住過板間房、北角難民營,太太每天帶着孩子去梁蘇記遮廠上班。下班後,回來幫忙煮飯給十多個伙計吃,她吃的苦頭也不少。」今天關伯四個子女已長大成才,但關太仍然堅持每天到店舖打理業務。每逢節日如端午,她會親自裹很多粽子給親戚朋友和家人。「永和」號是這一帶最舊的民間建築物。二十多年前,對面的樓房在重建時,恐防影響「永和」的建築結構,於是,把整座舊樓的內外,築起十多條木柱來支撑整座建築物。木撑樓底是這裏的特色之一。

懇請歷史博物館來看看

「時光飛逝,轉眼幾十個年頭便過,過去這一帶變化亦很大,如花布街、同盟街、得雲酒樓、鴨蛋街,全部都拆掉。聽說中環街市很快便拆掉,我想很快便到我們這家老舖。」關伯說,於是我很想知道,假如這裏又進行推土式的重建時,將會怎麼辦?「這裏是由我叔叔給我父親,隨後傳給我。我在這裏接近六十年,對這裏非常有感情,這裏一切一切,都是我們兩代人,用心血、汗水和淚水捱出來的。假如有一天要拆的話,我懇請香港歷史博物館來看看,有什麼東西他們想要的,我會捐贈給他們,讓我們下一代了解香港的過去。」

舊區特色買少見少

經濟發展和市區重建,按理是改善城市生活質素,使整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古蹟舊物能古今並存,繼往開來,永續下去。很可惜,在經濟效益的大前提下,香港的古蹟舊物、舊區的特色文化,真的是買少見少,而香港人亦賠上很大的代價,整個城市舊有風貌消失,歷史文化不能延續,香港人不僅損失我們的集體回憶,還失去我們的歸屬感。

何耀生

從小在中環長大,對於中、上環的歷史文化懷有深厚感情,因而進行研究,並蒐集了不少珍貴資料。著作有《集體回憶之中區警署》。畢業於澳洲悉尼大學,在修讀工商管理碩士期間,看見當地政府對於保育歷史文化的工作非常重視,從而加深了他對保育工作的認識和參與。(yaohohk@yahoo. com.hk)

關鏋釗

今年七十一歲,1949年從新會來到香港,於三十年前接手,經營全港最舊、有七十多年歷史的雜貨舖。

關伯和關太憑着刻苦耐勞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捱大四個仔女。亦把從叔叔到父親承傳下來的永和雜貨店繼續經營至今,他正好反映我們上一代香港尊崇的「自強不息」和「守望相助」的精神。

「甚麼人訪問甚麼人」《明報》
20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