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六四雜感(二之二):窮光屁也來籌款,皆因從來也沒有錢﹗

參加過六四燭光晚會的人也會知道,會場的進出口處塞滿了不同的民間小團體,你一行過,就會有四五位仁兄仁姐拉住你講:「拎張睇下丫﹗我地今日擺籌款活動,會有書簽紀念品送番比你架﹗」。小西形容這是一個足球場,進場者要擺脫迎面而來的「戴矢偉」與「小志強」。 不過,最令筆者百感交雜的不是一張張冷漠的面孔,而是各友好團體總覺得inmedia跟對面的四十五條關注組一樣:「你地咁很有錢,仲出黎籌款?」

「咁有錢」的想法其實一直已有,七個月來筆者聽過不只數十次了。在三四個月前,特區警察才批准Inmedia成為註冊社團,再搞多幾星期,bank account才ready好。及後每次開會,也會有編輯說::「再咁落去唔掂…..長遠黎計一定要有穩定既收入,請到一個full time staff先可以繼續維持運作。」,我還記得到第四五次開會時討論這個議題時,inmedia的網站費用還未找清,果度大概一萬蚊左右,都係大家自己掏荷包既私己錢。回想起來,咁又七個月,六四第一次出來籌款,才知道「你地咁有錢」的形象愈來愈深入民心,剎時百感交雜,心酸之餘,也有點肉赤,難道我要告訴大家,我們連跟車的錢也沒有,為了今次活動,我走來走去連頭都撞爆埋嗎?

六四中午,天公不造美。我在十二時已到達荃灣,發覺愉景新城出面簡直落狗屎一樣。突然收到電話,中國社會服務及發展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告訴我,因天雨關係,她們決定取消擺檔。這是個很壞的消息,因為inmedia自己沒抬沒椅,沒有咪也沒有籌款箱,本來檔口位是借她們小小地方擺賣,現在連擋位都無埋,今次仲點籌款?可能仲要連d貨都漏埋,血本無歸。幸好,Inmedia鼓勵DIY Culture,記得自己寫過篇文章,叫市民善用自己的數碼相機及電腦,就可以當民間記者,打破一直被壟斷的媒體專業。但究竟DIY有何好處?在沒水沒糧的日子,左借右借,善用手頭上有的,或身邊豬朋狗友聚在一起的力量去完成表面上宏偉專業到飛起的事業,就是DIY了。Inmedia能否將之promote成一種大眾明白了解,還會實踐出來的culture?我決定書寫這次籌款的經驗,看大家有何回應。

出面落晒狗屎,而support我們重型設備(電、抬、椅、貨車等)的伙伴又暫時撤退,於是我發個輪比負責錢箱既阿Fred,雖然天氣不好,但大家都覺得天無絕人之路,一於繼續去馬,打死擺就。我再給葉蔭聰及阿野打個電話,說大家可以出發,但要改變戰略。原定我們想將所有貨物一次過搬上貨車,再幫中國社會服務及發展研究中心上貨的計劃,現在要改為輕裝上陣,我跟阿野先上辦公室拆貨,將書簽、襟幛的數目減半,放進背囊去。只要阿野手執幾支竹,到時加上梁寶山自製的inmedia示威牌,各人身上掛上由某組織借來改裝的小籌款箱,inmedia的義工就成了一隊游擊隊了。

跟各經驗老到的民間團體不同,inmedia這頭初生之犢看來比較輕巧。領男、阿野到達會場,就把袋入面的襟章、書簽放在地上,兩人沒抬沒椅,坐在地上等候我們的散兵游勇出現。而包圍我們的,卻是大發電機、高竹、大(帳)幕、大聲公、大海報、大長毛紙版人、大律師、大粒佬、大職工盟貨車。我們兩個「卒仔」理佢三七二十一,辛苦左兩星期,先煲支駱駝作個小休。那時站在對面的余若薇、吳靄儀在對面叫咪,剛好是(赤)貧富懸殊的對比。

突然一位美麗小姐走過來說:「inmedia個個都知識份子,又教授盛盛,又高深莫測,仲要籌款?」獨立媒體一開始到現在都是DIY組成,DIY運作,花的不用很多。但我想說的是,DIY的精神就是要糾集群眾,各展所能、各取所需,才能使獨立媒體運作起來。過去七個月,Inmedia從來也是窮光屁,這次臉不紅繼續硬銷,意義不在於我們要籌很多錢,而是想大家明白,獨立媒體是個長遠的計劃,它不是知識份子、教授所擁有的媒體,(沒有人有「責任」要包起inmedia)。(我們沒想過要發過豬頭,但肯定未曾有錢過),但希望未來可以透過大家的支持,將這裡維繫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群。獨立媒體無錯需要大家支持,但我們不會若口苦面的說很窮。只是說到底,現在九萬幾斤的工作量,單靠我們的義務勞動,難以長撐,這是事實。

最後預告,Inmedia在七一將會繼續臉不紅,再次籌款﹗希望這兩篇文章令大家更了解獨立媒體,老實說,我很期待到時會有更多人走來跟我們打聲招呼呢﹗

其餘Inmedia擺檔文章:

領男:六四雜感(二之一):撞爆頭,搞籌款﹗

小西:六四拾遺
Henry:2005六四16週年悼念晚會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捐款支持我們吧!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