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命名的底線在哪

學生賣旗籌款,有孩童給完兩塊錢,問:「受惠者怎答謝我?」父母會教訓他:「施恩莫望報。」但當善款多達10億,可促進大學以至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價值觀便大大不同:行善講求回報,天公地道;捐款有償,批評者以「商業交易」視之,反遭貶斥,說是妒忌心作祟。

一所大學的校長,為何要以學院的命名權答謝捐款者,捐款者又為何欲拒還迎,不一口拒絕?若這10億元是真正的善款,大學給善長一張感謝狀便可,為何要押上學院的百年清譽?校方堅持冠名,「善長」卻之不恭,各得其所,視之為交易,有何不可?

胡恩威和劉細良,兩位知名文化人,同日撰文,從功利主義的角度,批評反對港大醫學院冠名的校友道德掛帥,罔顧捐款的公眾效益。二人迴避了前述的基本倫理問題,戮力批評反對者打道德牌,卻毋視自己所用的,其實也是道德語言,犯了雙重標準的謬誤。

為什麼非效益為本的道德、舊生對母校的感情以及對學院(術)尊嚴的維護,統統不被考量?這意味什麼?

是否出得起錢,加上提升競爭力、有助社會發展之類的理由,什麼都可出賣?是否什麼都有一個價?以往是建築物,今次是學院,下次可能是大學的名字,我們的底線在哪?或者根本沒有底線?我們的輿論權威,為何不探討這些問題?難道所謂「世界趨勢」便合理化一切「交易行為」?我們有沒有自己的尺度?這尺度是否經過深廣的討論,得到社會的認同?沒有這尺度,何來自己的格?沒有格的城市(國家),如何像南韓一樣,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

陳日東
明報     200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