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灣仔重建系列訪問(一):將環境交回街坊

灣仔重建系列訪問(一):將環境交回街坊

訪問及整理: 陳景輝

(經作者同意,文章轉載自新一期《時分報》)

 自紅灣半島一役之後,香港人的環境意識提高了。至少我們明白到,發展經濟,爭取利潤之餘,仍須顧及生態和社會。環境作為人類棲居的地方,若然遭受破壞,人類亦有池魚之殃。在發展的巨輪底下,我們周遭身邊的花草樹木、居住的一磚一瓦、身處的社區網絡、地區歷史、生活習慣,隨時有連根拔起的可能,保護環境其實就是避免我們自己的生活遭連根拔起。然而,如何將環境交回人民環境?如何將發展放回人民設定的方向?

  現為聖雅各福群會社工,並有份參與推動灣仔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洗惠芳(下稱阿洗)說道:「其實早於五年前,那時我們還未有可持續發展計劃時,我們就經已開始就著灣仔重建問題,擺街站,街站好像叫做設計灣仔新展,我們問問街坊們心目中的灣仔是怎樣,又應如何發展,她們如何想像一個Better place to live(活在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其實民間組織主動走進社區做諮詢工作(就著某項政府決策收集市民意見),這是香港的常見現象,這是因為特區政府在推行重大政令時,如23條立法和西九龍發展,甚至大規模的舊區重建計劃都是缺乏詳細諮詢的,「政府成日話刊憲諮詢,指的不過是在兩份中文兩份英文報紙上刊出一天諮詢稿,靜悄悄地通知大家,並限定市民在2個月內作出回應。」阿洗解釋這是現在市區重建的例行諮詢手法。有趣的是,她用了「靜悄悄」這個字眼,這種近乎無聲無息的諮詢方式看來只是整個香港發展工程的陪襯品或政治儀式而已。

  在講求效率、崇尚專業精英的香港社會,人民的參與是可有可無的﹗「人民參與是這個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重要部份」,阿洗認為大多數可持續發展計劃忽視社會參與這一環,「大概06、07年灣仔很可能會實施交通改道,這是上屆區議會通過的。那時候,一些街道將會被行人專用化,一些現時行車路將會改變,一些街檔不能像從前那般擺賣,小商戶上落貨都會受影響,可是,交通改道如此重大的變動,政府有拿落街同人傾?」我想面對目前香港的社會環境,怎樣使我們所追求的發展更為全面,看來就是納入這些被刻意遺忘的居民意見,只要問問那一些遭受影響的人,發展就不必建築破壞別人的生活環境之上。

 「發展」一詞就其字面了解,指的應該是進步,「改善」的狀態,隱喻一件事物逐步邁向完善的過程;然而,在現實裡頭,發展卻是充滿破壞性,許多人的生活追求在這個過程被犧牲掉。「我們共同的難題,似乎是人對自己的orgin(根據)缺乏了解。」

  阿洗談到推行可持續發展計劃,「我們會去蒐集各種人民生活智慧,這些都孕育於她們的生活經驗,如吹北風,便攞o的果皮出o黎吹出o黎晒,又或者拿樟木籠蓋在餸菜上吊高通風,它活像一個天然雪櫃,既防蟲亦不耗電。」此外,她們和一些灣仔人一同正在收集具價值的舊人舊事舊物,追尋灣仔的軌跡,計劃推行民間博物館;另一方面,她們和一些關心灣仔自然環境的人們,組織灣仔後山團,共同在灣仔城市環境之外,走進那早被遺忘卻又盛載灣仔人童年生活經驗的灣仔後山,重新探索。我想,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透過不停拆毀追求創新的年代,我們已經習慣了遺忘,習慣了急急去舊迎新,這就是阿洗說「人對自己orgin(根源) 的遺忘」了。

  阿冼最後更認真地說:「其實,每一個社區都需有一個自己的民間展館,如廟街的市集命相行業和粵曲街頭賣唱等。因此,我們需要搜集、展示、整理每區自己的根源、自己的性格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這裹出發,重建我們和環境的親密關係。

(時分報內有不少灣仔街坊、社工經常發表文章及討論,希望大家也click上他們的blog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