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保育團體倡政府與環團合作 維護「屋企後山小徑」

保育團體倡政府與環團合作 維護「屋企後山小徑」

(獨媒報導)目前本港有不少於民居後山的小徑,由居民自行開發作晨運用途。有團體調查11條「屋企後山小徑」,指該些小徑服務150萬居民,為本港重要的「都市綠肺」,惟部門的「管理」不符居民需求,促民政事務總署邀請環保團體合作推行試點項目,一同進行小規模山徑維護工作。

保育團體 Park and Trails及WYNG基金會早前研究11條鄰近民居的「屋企後山小徑」,並以 TrailWatch 手機應用程式記錄,了解居民使用習慣。

無標題

研究提到小徑大多位於綠化地帶,不屬市區公園或郊野公園,然其服務群體極多。如以15分鐘步程計算,11條小徑已服務150萬居民,佔全港人口15%。不過研究指,大部分山徑的設施千遍一律,亦不符使用者習慣,例如座椅設於山徑兩側,相反居民自設的座椅則會放在空地上。此外,大部分山徑皆被民政事務總署以水泥或石塊覆蓋,令地表逕流及導致水土流失。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團體建議邀請環保團體推行試點項目,進行小規模維護工作,例如以天然材料代替硬面鋪設山徑。在中期則推行「認養山徑」管理制度,與社區團體建立緊密合作關係。

研究涉及的11條小徑包括港島的金督馳馬徑及柏架山下水道、摩星嶺;九龍的窩仔山及嘉頓山、牛頭角沈雲山及平山、彩虹斧山;新界的屯門徑、葵涌金山郊野徑、荃灣芺蓉山、沙田道風山、將軍澳鴨仔山/蓮苑徑/寶坑徑及粉嶺蝴蝶山。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