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財政預算案】香港應把握綠色金融機遇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財政預算案】香港應把握綠色金融機遇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文:姚俊業(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楊敬雯(思匯政策研究所助理營運經理)

過去一年極端天氣頻仍,全球努力應對氣候危機,並適應其後續破壞和影響。為阻止地球氣溫繼續上升,世界須盡快邁向淨零排放經濟,而各國亦要投入鉅額資金以適應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故會帶來可貴經濟機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重要的經濟樞紐,應增加應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和韌性,成為引領市場資金投資到綠色和低排放經濟的倡導者。

為降低全球過渡至淨零排放相關的經濟風險,政府須制訂相關財政政策,列出達2400億元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資金的詳細規劃,並支持香港金融服務業參與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相關行動,促進公正轉型至低碳經濟。

(一)2,400億元氣候資金應妥善規劃

雖然去年特首李家超於《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 — 政策措施》再次強調,預計在未來15至20年投放約2400億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但一直未有具體宣布會如何應用。故政府應明確按年分和相關措施分列明細,並詳列未來三年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措施,以確保有效運用氣候資金應對相關影響,且為香港氣候行動勾勒出清晰詳細的藍圖。

(二)設置碳定價 降低全球過渡至淨零排放相關經濟風險

全球過渡至淨零碳排放,禍福相倚,或會為香港經濟同時帶來難題和機遇,故應制訂相關財政政策以降低風險,並順應時勢,把握綠色經濟商機。政府應就零碳未來建構財務模型,推測香港日後經濟變化,如長遠而言,金融服務將更著重為亞太地區低碳轉型和碳交易市場提供資金。

不同國家或地區已制定碳交易市場價格和機制,如歐盟宣布設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向任何入口至歐盟的受規範商品收取碳關稅,即其碳排放與歐洲碳價的差額,而中央亦積極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香港應跟隨國際趨勢,於未來加入碳市場,為燃料和能源的碳含量定價,徵收碳稅,既可降低香港出口產品被歐盟和其他採用CBAM相類政策地區徵收碳稅的風險,擴闊香港稅基,並與中國內地碳交易市場協調一致。

(三)支持香港金融服務參與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相關行動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乃為本港經濟支柱之一,佔2020年本地生產總值23.4%,並提供約27萬份職位。 疫症肆虐令經濟放緩,並帶來旅遊限制和不便,阻礙香港為亞洲區內提供優良服務。本港現放寬限制,生活漸趨復常,便須重建經濟。因此,香港應協助促進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既可推動香港金融服務,也可有助亞洲區內減碳。

何謂JETP? JETP為一項金融機制,支持各國以自定途徑從燃煤發電轉移至綠色低碳能源。南非於2021 年 11 月簽署首個JETP協議,獲籌資85億美元減碳; 而印尼則於2022 年11月簽署了另一個JETP協議,於未來籌集200億美元加速能源轉型。 此外,越南和印度亦正討論JETP協議,相信未來有更多國家加入。

香港政府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可帶領金融服務業參與JETP,公營機構參與談判可以降低交易違約風險,若有參與者違約亦可更易恢復,令香港業界更易於參與協議及相關貿易。此外,金管局可以低於其轉貸給JETP的成本借款,其差額便可支付行政成本及承擔部分虧損風險,因此一些原本難以獲利的項目,如已有承購協議的項目,便可順暢納入計劃。

推動香港成為綠色可持續金融樞紐

如香港致力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有助減低其對香港市民的影響,亦可使全球減碳。透過制定金額達2400億元規模的氣候投資和相關政策,並建立穩健的可持續金融生態系統,香港可以吸引更多投資,提高競爭力,致力發展成為連接中外的橋樑和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世界共同邁向零碳未來。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