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田科技城會否成「樹」敵?

新田科技城會否成「樹」敵?

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世界濕地日由國際公約濕地常委會確立,以促進大眾對濕地的認識和保護。諷刺的是,政府於同日公布的新田科技城建議發展大綱圖中,近240公頃的「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被作發展用途,近87%的樹木範圍被砍或移植。

世界濕地日於1997年的主題為「濕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a Source of Life),濕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產力的自然環境之一;而根據漁護署網站資料,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孕育動植物,具繁殖的生態價值,淨化水質和穩定氣候的功能。濕地有大自然的「腎臟」之美譽,過濾污染物、改善水質。試問一個普通人怎會接受,把完整天然健康的腎臟,突然被削去,或換成一個「人造腎臟」?

縱然,政府預計將發展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但令人困惑的是,為何在新田科技城發展中削減原有濕地保育區面積,為何須破壞現有自然濕地,破壞現有生態系統,破壞現在棲息的動物和鳥類。若政府認為建立濕地保育公園便毋須保留原有濕地,則必須有清晰理據──有甚麼發展項目會比天然形成的生命之源好?有那些保育公園比保存並改善現有綠化帶更貼近保育原則?

筆者並非反對發展新田科技城,更是支持創新科技發展,改善現時創科生態和軟件配套;然而,當環保署收到土拓署的環境評估報告後,有必要作好把關,因為失掉的不只是逾56,000棵樹木,更是顯露了環境保護署是否不重視環境保育的本質,喪失訴說環保政府權威,喪失政府聲稱推廣可持續發展願景的權威,喪失推廣國際級濕地和香港的機會。

科技城不能脫離可持續發展

其實,新田科技城可以作為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領先榜樣,作為零碳排放而建的科技城,但當中需以大自然環境為本的設計規劃為主導。加上,香港潮濕燥熱,綠樹流水樹蔭可成天然降溫屏障,為當區居民於鬱悶期間帶來涼意,砍伐數量龐大的樹木,一來反智,二來重新種植需等候多年才有相等的減碳作用,緩和氣候危機。若我們向外國人及企業介紹這是全國首個零碳排放和環境主導而建的科技城,總比介紹這是砍伐5萬6千棵樹後而建的科技城更具前瞻性、更能說出香港故事、更能遊說關注環境和環境、永續發展(ESG)的企業進駐。對於「龍頭企業」和國際創科公司,若他們關注保育和企業責任,我更疑惑他們應否進駐一個破壞了5萬6千棵樹而建成的科技城,這會否鼓勵了政府在發展和工程中,繼續漠視濕地保育,甚或合理化政府破壞林木?政府有沒有盡最大努力減少對鄰近工程自然環境的影響?

根據項目環境影響評估行政摘要,當中並沒有提及碳中和,以及新田科技城發展項目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即建造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項目能否達至零碳排放以配合政府發表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策略,以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並於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將會是環境及生態局需以行動來實踐的。在閱讀環境評估報告時,以及思考香港未來的發展項目,不禁問:碳中和,何去何從?

從新田科技城反思城市規劃和下一代的想像

據項目網站顯示,新田科技城可有助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然而,創新科技發展與普遍市民的獲得感有一定距離,發展創科怎樣增加大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仍相關當局需解答的問題。閱畢公眾參與報告、《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及項目網站,似乎創新及科技局未有就如何打造新田科技城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有其他策略討論和政策建議。是否增加創科土地,國際創科中心便會出現?怎樣不令新田科技城成為另一個科學園和數碼港?筆者與創科企業傾談,不少亦不清楚新田科技城與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分別為何,定位有何不同?

要打造一個成功的創科樞紐,是否佔地面積廣大便成功?新田科技城的總發展面積達626公頃,當中創新科技園區佔地300公頃,即約420個標準足球場,創科企業需要的是否只是辨公室空間?

現時,位於沙田的科學園〈22公頃〉及鄰近薄扶林的數碼港〈24公頃〉,耗資分別為逾44億及158億港元。而新田科技城的第一期收地涉資483億公帑,未來當中有多少效益能轉移到市民,仍有待市民評價。

希望新田科技城最終不會成為「樹」敵,而國際創科中心不是虛有其表。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