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汽總指外勞小巴司機成本高 不如萬八請土炮

汽總指外勞小巴司機成本高 不如萬八請土炮

【獨媒報導】政府去年批准小巴業界引入外勞,至今批出461個外勞小巴司機及508個旅遊巴司機配額申請,首批6名已到港參加駕駛考試的司機中,僅2人合格。工聯會屬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指輸入外勞人力及經濟成本高,倡以月薪萬八至兩萬招聘本地司機更佳。

汽總周二(1月16日)舉行記者會,指聘請外勞涉及的成本不低。小巴分會主仼陳逢源指,外勞司機合格率低,是由於本港和内地駕駛文化、路面運作、考試準則等皆有差異。他指外勞司機多來自大灣區而非一線城市,不熟悉香港「人多、車多、燈密、道路窄」的路面情況。陳逢源又指,內地司機駕駛「滋滋吟吟」,與本地司機「搏老命」不同。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指,僱主除需支付內地司機考試費用外,亦要提供宿舍等開支,「聘用外勞又要出多啲人工,考試又唔合格。點解唔用呢筆錢出多少少人工,改善本地工友待遇呢?」他指目前小巴司機行業中位數為14,300元,指在內地擔任司機月入亦可達8,000至1萬元,而來港更要離鄉別井,亦要支付中介服務等,質疑計劃的吸引力。

陸頌雄認為應以資源提升本地司機的待遇,包括日更月薪不少於18,000元,夜更則為20,000元。他指根據運輸署資料,本港2023年10月持有公共小巴正式駕駛者執照為166,187人,為實際在前線駕駛的人數只有約8,000,佔持牌人不足5%,缺人的原因為「搵唔到食」。

前線司機何先生擔任全職小巴司機約七年,曾遭僱主拖欠法定假期、年假薪酬、長期服務金共10多萬,去年初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何先生指自己一天工作10小時,疫情後,約每天工作8小時,日薪只有500元,新年更只有「廿蚊雞」開工利是,食飯時間不足需要「捱麵包」,若發生交通事故,則被扣除一萬元的墊底費(保險費),何先生嘆道「咁嘅待遇點吸引後生仔」。汽總倡當局規管營辦商,不可以拆帳方式支付司機薪金、提供加班薪金、休息安排、用膳時間、安排假期及支付假期工資等。


前線司機 何先生

陸頌雄又提到,政府過往以「豬骨搭豬肉」形式批出路線予小巴營辦商,惟在鐵路擴展下「豬肉」越來越少,倡政府以「包線」形式補貼小巴營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