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愛我别走》十個寫出香港人生活與相處狀況的短篇故事

《愛我别走》十個寫出香港人生活與相處狀況的短篇故事

莊梅岩編劇、陳曙曦導演的《愛我别走》因有黃子華與林海峰主演 (另有麥智樂和林子傑合演),便就算演出期長達約兩個月也一票難求,而能成功入場的觀眾,確會感到物有所值。

首先是編劇奉獻了十個短篇故事,這些故事既可獨立來看,又見有些故事在情節、信息上具可串連起來的共通點,加上每個故事之間的間場位(換景時間) 有一封封用旁白讀出的書信,就令觀眾易對整個演出有內容豐富的觀感。此外,黃子華與林海峰本是棟篤笑名家,《愛》劇也像棟篤笑表演般著重炮製熾熱的現場氣氛,包括黃、林投入演戲之餘亦總意識到觀眾的存在,不時會以角色身份直接對著觀眾即興地說/做出一些惹笑事,另黃、林也會緊隨觀眾的高漲情緒把唱歌 (其中一場唱 opera!)、跳舞場面中的一些浮誇之處演繹得更搞笑,善用的顯然是一種臨場觀察、應變的棟篤笑表演能力。整個演出有小兵樂隊作現場配樂及唱出一些歌曲,演出末段全場觀眾亮着手機燈光大合唱幾首熟悉的經典金曲,氣氛又變成像演唱會一樣,可見主辦機構 SUCH/雖把今次《愛》劇的票價定得像演唱會般貴,但同一個演出內巧妙流暢地結合了舞台劇、棟篤笑和演唱會的元素,超值吧!值得特別讚賞的還有演出中的字幕機,中場休息時彈出的字幕透過向觀眾發問一些問題並要他們以尖叫、拍掌、舉手等方式作回應,迅速替觀眾的情緒熱了身,當中竟問及「今晚有否觀眾生日?」並見字幕邀請全場觀眾為生日觀眾(包括我的朋友!)合唱生日歌,最意想不到!而更意想不到是這種活用字幕煽動觀眾情緒的做法,於故事八「殯儀館」中能達到演出形式跟劇情內容結合得天衣無縫、可堪玩味的效果。

「殯儀館」的處境是兩個黑社會大佬於一個狗喪禮相遇,黃大佬痛斥林大佬的狗咬死他的寳貝狗(整齣《愛》劇中的十個故事,黃子華、林海峰各演多個不同的姓黃、姓林男人),而林則用林林總總說法否認、反擊,整個場面有點像狗咬狗骨地爭拗的法庭,但不同法庭的是還加插字幕機的煽風點火,字幕不時會叫西九戲曲中心大劇院樓上、樓下的觀眾分别偏幫黃大佬或林大佬其中一方,觀眾的叫囂、喝倒采、齊說煽動話等大場面,活像兩班黑社會大佬的手下誓要以惡勢力壓倒敵方,妙趣是當這場殯儀館戲演至「帶動風向 控制輿論」此睿智話出現,是會教人醒覺編劇其實是透過黑社會爭拗、曬馬場面,既有娛樂效果又有力量地諷刺了現今社會的網絡現象,當網民們不用腦作獨立、詳細點的思考而是祇見字面含意就隨便跟風撐某一方,便很易陷入被帶動、被控制的局面而搞不清楚真相。值得一讚是編、導讓林海峰用普通話演繹林大佬並加上一個易教人聯想到「暴發戶」的大肚腩造型,使耐人尋味的諷刺力度提升了一大級。

主辦機構 SUCH/顯然樂意花費在服裝造型和佈景設計上,《愛》劇中十個故事的二十個主角造型和幾個配角造型(ALAN NG 設計),都切合角色的個人身份、特質而穿(打扮) 得似模似樣,亦教人想像到演員在換景時換衫換褲換鞋……有多匆忙!王健偉設計的圓拱型巨大佈景既像火車站又像溫室的上蓋,火車站的模樣是貼切地吻合了横跨幾十年的一段段時光旅程間場,上半場的間場是小林向黃先生讀出一封封涉及欠債未還、生活轉變的書信,而下半場則輪到黃先生用預錄旁白讀出他對小林寫的東西有何感受及交代自己於各個時代的生活狀況,兩者的書信連繫了《愛》劇第十個故事「大道上」中兩個老伯在多年後重聚、還債的戲份,都予人有一份重情、感情不變的暖意,該份暖意其實又跟《彩雲曲》、《Kowloon Hong Kong》、《愛我別走》等於演出中出現過的經典舊歌呼應着,無論是對歌曲的情意結還是兩個老伯之間的情意結,都強烈對比着社會風氣變得敗壞、荒謬下,某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變得冰冷脆弱。

若把圓拱型佈景想像成溫室上蓋,便跟也叫「大道上」的故事一有些涉及因與果的關連,從故事一會見到大樹樹幹(道具)倒下的意象,象徵小林與黃先生於多年後重聚卻沒有一絲的感情維繫着,而是處於繼續憎恨、欺騙對方的崩壞狀態(反面教材) 。故事一最好看是林海峰假扮殘疾與信耶穌而黃先生信以為真的初段,同樣被騙的觀眾不但感受到編劇徹底諷刺了多謊言的社會可以有多可怕、醜陋,更從黃先生被騙後的情緒突變,活現人與人之間的憎恨是從何而來。假如觀眾能就樹幹倒下的謊言、憎恨處境引以為戒,多真誠、善意地對待别人,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可像溫室中的植物般可持續健康地成長,故事十的兩個老伯正是成長後結下的至美至善果實。

火車站/溫室佈景有個缺點,就是將一些錄像片段(如拍得像 MV 的香港街景)及書信文字投映到佈景上時,有些影像、文字會被遮蓋或在視覺效果上顯得雜亂/模糊,削弱了可由影象(配合現場音樂)帶來的感染力。故事六「舞台」與故事七「厠所」,分别以鬥唱 opera 與齊跳韓風舞為全場觀眾帶來不禁會狂笑的視聽之娛,偏在故事敘述上有所不足或未見有感染力地寫出一個有意義得畫龍點晴的戲劇高潮位(可說是 punchline),如「舞台」中黃先生、林先生各為其擁護的意大利語、粤語翻譯歌劇作出激烈得可笑的爭拗,卻不見無謂、無結果的爭拗像「殯儀館」故事般,能產生更深一層的處境狀態讓觀眾得到更多/更震撼的觀劇體會。「廁所」見兩個律師跳韓風舞之餘,還感性地談離婚和下一代,問題是該短促的感性戲沒流露出味道濃郁的情感,因戲的描寫欠細膩,亦看不出戲與舞跟厠所的場景有何關連。

相反小兵樂隊於某些間場所演繹的某些歌曲(可惜場刊不見歌名和歌詞),就流露出濃郁的情感,尤其輝虹那沉實的歌聲結合秦紹良那充滿色調變化的街景錄像片段,便予人溫柔迷人之感,而劇末一句「如今祇想你安穩入眠」的歌詞,則深刻體現音樂人想陷於紛擾、荒謬社會的港人能重過真正安穩的生活,包括可自由地細味不一樣的生活節奏、味道。《愛》劇有兩個故事是富濃郁的情感,故事二「地鐵站」見失戀的黃先生將一件跟其女友有關的物品轉售給網民林先生,整段戲的創作重點就是對人曾失去信任的黃先生(那段浮誇的痛哭戲惹笑得來是見把鬱結宣洩出來的狀態)從不信任林先生,變成信任兼會安慰也是情場失意的林先生,當中最見神采是有配角在地鐵站擺地攤並寫上「 Support 香港」的字,令整個短故事滲滿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扶持的熱暖。故事三「管理處」見到年輕住客林先生對其已故爸爸的瞭解,竟不及管理員黃老伯般多,因黃能跟林爸爸通靈並藉此知道林家中人的陰謀,當中林先生擁抱黃老伯的身體並感到林爸爸的鬼魂上了黃的身,可見林海峰的痛哭戲是浮誇得來滲透了真摰的痛、愛與內疚,深刻反映社會上有許多人因忙碌或各種理由而跟家人關係疏離。「管理處」戲會把觀眾視作鬼魂,但互動的效果遠遠不及「殯儀館」戲般過癮兼能切合演出的內容。

延續「管理處」戲寫親情的距(疏)離,故事四「咖啡廳」與故事五「工作室」都是寫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相處距離。「咖啡廳」中失業了兩年的林先生到黃老闆的咖啡廳見工,在有音樂人玩頌缽、有猿人動畫片段及咖啡廳的環境能融入溫室佈景的細緻場面處理下,反映喜歡大自然的黃老闆慣過慢活、重視品味的生活,跟心急想快些賺錢的林先生有着天淵之别的心態。有天淵之别的兩種人遇上或一起生活時,一種人(如黃老闆)誓要改變另一種人(如林先生)的心態、思維於現實中是很常見,例如父母迫子女做/不做某些東西,故此觀眾看這個短故事時是易代入林先生或黃老闆的不同處境、心境(角度),產生不一樣但心中取向都沒有錯的共鳴。林先生本是通識科老師的背景暗藏着對自由被框限的控訴,而「工作室」戲就進一步將此控訴彰顯,台上見身為記者的林先生訪問黃醫生,可是黃醫生卻被禁講「青黃不接」、「移民」、「工作壓力大」等東西,講了後會被林先生勒索……言論自由的扼殺,在效果荒誕的諷刺下令人看得感慨。

故事九「博覽會」見 A.I. 機械人將會替代黃子華表演棟篤笑與替代林海峰跑馬拉松,這說法正好呼應近來出現了替人們寫文章的人工智能科技。科技是令人們得到更多的自由,還是令人們的自由遭到更多的扼殺?是這個短故事寫得不深入但能引發觀眾思索、探索的好疑問。麥智樂和林子傑各坐在一輛輪椅加上亮麗的燈光、見心思的服裝設計,竟能創造出兩個集怪異與創新於一身的機械人,但論到麥、林的演技發揮,就不及二人演黑杜會大佬的貼身手下般,有幽默的細節及形體戲可演而又演得恰到好處。

希望為黃子華與林海峰初次入劇場的觀眾能從此愛上舞台劇,以後多留意其他舞台劇演員的演出。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