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切都是機密的香港「古蹟」


IMG_6719,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 head.

讀研究院時,多位老師都是搞歷史保存的,而且,不是一般的preservationist ,他們對「古蹟」的社會及政治涵意很清楚,歷史保存不是懷舊。

從建築上來說,所有所謂「古蹟」,都置身在現代建築及城市紋理之中,所以,任何保存爭議及計劃,都不是保存一件物那樣簡單,而是關乎城市發展;從社會及政治角度看,「保存古蹟」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主題,曾是歐洲文化民族主義的計劃之一,後來,更與殖民主義(看一下以前的澳葡政府)及反殖民主義(看一下當年韓國金泳三拆除總督府)密切相關,「古蹟」在現代社會制度中的位置,才是關鍵。

至於與社會運動的關係,香港人不應該再陌生了,保衛天星皇后運動剛過去不遠。但運動過後,「古蹟」在香港政府及政策中又有甚麼新位置呢?

只有六張紙的「雷生春檔案」

最近有機會去看一下「雷生春」,一幢三十年代建成的唐樓,它成為幾幢「古蹟活化計劃」之一。據政府說,計劃的目的,是要跟民間團體合作保育,邀請團體提出方案,政府願意出錢。簡言之,政府想在保育議題上,與民間團體(起碼是少部份)搞好關係,政治味道呼之欲出。

這本身不是甚麼壞事,這視乎政府有沒有改變政策制定的程序,以及保育制度有沒有改變。

首先,市民或一般團體要去看「雷生春」,對不起,你要向古蹟辦申請,古蹟辦也要向發展局常任秘書請示。我以教學理由申請,算是成功申請去參觀一下。

參觀之前,我特意致電古物古蹟辦事處查資料,職員說:你要到我們在九龍公園的文物探知館看,我們不能提供。好的,這沒有大不了,我便親身去辦事處。我到達了探知館的參考圖書館,我道明來意,職員要填寫了五張表,才把一份薄得可憐的檔案交給我。

檔案(編號:AM99-0998)裡只有六張紙,開首的一張是地圖,是地政總署測繪處的,不容許我影印。其餘有三張來自一個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檔案,這三張紙是有關雷生春的歷史資料,大部份在網上也可以找到。最後兩張是古物古蹟辦職員搜集回來的剪報名單。簡言之,檔案裡的資料可以說是沒有用處的。

我看到那三張歷史資料,明明寫著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檔案編號(AAB(HB)/14199-00),我便要求看這個檔案。不過,職員打電話給上司後跟我說,檔案不能讓我看,因為,古物諮詢委員會的檔案是保密的。我說,諮詢委員會是公眾諮詢機構,他們代表公眾,但怎麼他們看的文件都是保密?理由何在?職員沒有回答我,只說,這是保密的。

我打電話給某位新任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他說,委員會一直是閉門會議,資料保密,最近也只是因為保衛天星皇后運動才令閉門變成開門,但文件仍然保密。他說,雷生春的資料應是他上任以前,即使他要違規,也找不到資料給我。

我打電話再問古物古蹟辦,職員又再次重複,文件是保密,他說,如果我要看,我要告訴他我究竟要甚麼資料,要來幹甚麼。我說,我用來教學及研究,不過,我也不知道你有甚麼資料,這不是要我瞎猜?我還在猜,我會再申請索取這方面的資料。

IMG_6715

到訪雷生春

剛過去的星期六,我去參觀雷生春,整幢大樓由一名保安嬸嬸看守,她以非常懷疑及審慎眼光看著我,並小心翼翼為我們開門。

我們一行十多人走上雷生春,樓梯很窄,而且是水泥造的,不知道是前業主改動過,還是政府搞的。除了地下,它有三層,每層有很大的弧形的露台,以及面有一很窄
的露台,加起來的面積可能跟室內相若。相對來說,室內面積很小,我估計只有不到一千平方呎。屋頂不開放,不讓我們進入。

訪客在幾層樓間走來走去,保安嬸嬸很擔心,她大概怕背黑鑊,也許發展局或保安公司給他們很大壓力。一間好好的古蹟,竟然只由保安管理,實在可惜。

我們一行人離去後,保安嬸嬸小心翼翼把門關上,臨行時她還跟我說:「呢個地方唔係個個可以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