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危險重重的香港媒體戰場

L'appli iPad du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ort en même temps que le iPad à HK. Le #scmp l'annonce en grande pompe:

香港記者協會剛發表了一項調查結果,六成受訪新聞工作者擔心,在梁振英政府任內,新聞自由會受到限制。早前跟一位在英國讀新聞的香港年青人聊天,她正在考慮是否回港就業。近年不少人擔心香港新聞自由受威脅,令她十分猶豫。作為一位香港小市民,我完全感受到她的擔憂,我回應她說:「理想中的專業新聞媒體,香港可能一個也沒有,但與此同時,要從事媒體工作,香港到處都是機會。」

我這番自相矛盾的說話,可以用來概括我對回歸十五年來香港新聞媒體環境的觀察。

香港回歸前,經濟如日中天,媒體產業亦然。九十年代,香港報章及雜誌剛完成一波激烈的競爭,無法變身成為大資本集團的只會被淘汰。例如,銷量最高的《東方日報》屬上市公司東方報業集團,它的對手黎智英,於九十年代創辦《壹周刊》及《蘋果日報》,亦是以媒體集團姿態成為其中一個壟斷者。以前相對小本經營的老牌報章如《明報》與《南華早報》,亦在差不多時候分別由東南亞華商張曉卿及郭鶴年買下,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早幾年才買入《信報》,算是十分遲來的收購。至於電台及電視台,當年港英政府早已用發牌制度,大大限制了數目,促成了一個由大集團高度壟斷的市場,著名的香港電視廣播有限有公司(TVB)大家也不會陌生。

過去數年,旺報集團與大陸政府的關係,開始為台灣人注意。這個現象在香港九七年前後已見端倪。媒體集團化在香港的結果,就是造就了一群親北京政府的媒體老闆,當中幾乎只有親民主派的黎智英是例外。這一切發生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中共自七十年代末開放改革以來,海外華人資本家便是統戰的重要部份,擁有媒體的更是珍貴的籠絡對象,因為,在中共眼中,媒體就是宣傳及意識形態工具。

1989年,中共鎮壓了天安門民主運動後,靠著高速的資本主義發展來維持其統治,配合了全球經濟的條件,創造了一個對資本家來說極度吸引的大中華市場,香港自然是跳板。不少大集團在九十年代時覺得,回歸中國的香港經濟會不錯,媒體作為生意也不差,更可北望神州。所以,當時連台灣的聯合報也曾來港經營,可惜很快便鎩羽而歸。如今看來,經濟考量可能已變得有點不真實,媒體的利潤逐年下滑,有些甚至虧蝕,然而,擁有及控制媒體有另外一些更高的價值:一個商人若能擁有新聞媒體,既可討好大陸政府,又可跟它討價還價,對自己的發展很有利。

在這樣的政經結構下,北京政府插手干預香港媒體,特別是在高層操作,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南華日報》的變化很能說明一切,它是現存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報章,在港英時代,它被視為政府喉舌。傳媒大亨梅鐸也曾收購,但自1993年轉手予郭鶴年後,轉變便開始發生。2000年,任職多年的中國版編輯林和立被迫辭職,接任的是曾任《中國日報》(China Daily)及吉林省政協的王向偉。在此之後,不時傳出各種有關自我審查、資深員工離職的消息,而王向偉同時亦晉升為總編輯。近日,有《南華早報》編輯向外發佈了他與王向偉的電郵,內容涉及王下令淡化維權人士李旺陽「被自殺」的新聞,而他亦涉嫌以辭退威嚇不服從的下屬。

至於電台及電視台亦不例外,最著名的例子是2003年七一遊行後,多名商業電台的時事叩應節目(香港稱為烽煙節目)主持人在情況不明下遭解職,一般人相信,是因為建制派對主持人動員市民參加遊行十分不高興。今年,類似的事亦發生在香港電台的資深主持人吳志森身上。除此以外,由於廣播業受政府政策及牌照制度監管較多,因此,電台及電視台自主受干預的事件,比起報業更政治化,例如,香港政府拒絕讓香港電台成為公共廣播機構,要維持它的「官台」的地位。而商營電視台亞洲電視的股權變動,亦經常被指由親北京商人把持,包括台商蔡衍明及紅色商人查懋聲,而跟中共領導人關係密切的王征,更任職電視台高層,指點電台新聞運作。至於最大的壟斷者TVB,近年亦遭人質疑自我審查,部份網民嘲弄其為「CCTVB」。

過去十五年來,香港新聞媒體變得陰陽怪氣,於是,不少人在主流媒體以外另尋出路。2003年後,香港出現了不少網上電台。投身反對政治陣營的商人蕭若元也投資經營了「香港人網」,類近商業模式營運的網台及論壇,成為最大的網上電台。然而,這一類媒體的出現難以用傳統新聞專業來理解,反而它們較像黨派媒體(partisan media),小本經營,政治立場鮮明。例如,蕭若元及其網台主持人不只辦媒體,近年也參與了民主派新政團「人民力量」,參選今年立法會選舉。其他網上小媒體雖然未必有參政目的,但也自視為反對派,跟親北京及特區政府的建制派對抗。

新媒體力量雖分散,但傳播效果不容忽視。由流行部落格(香港稱為博客或blogger)的年代開始,已有不少網絡名人出現,利用互聯及資訊科技工具,進行政治評論甚至是動員。例如2007年名為林忌的博客「惡搞」政府慶祝回歸的歌曲及錄像,製作「福佳始終有你」的短片,比官方在傳統媒體上的宣傳更強。近年,更多不知名的網民參與其中,以自己的方行進行創作及傳播。亦有反對派利用新媒體,包括網台與社交媒體,加上搶眼球的社會行動,打造政治明星。

新媒體力量的崛起,不代表傳統媒體日漸消失,事實上,商界在媒體產業上的投資沒有停下來。近年無論政府多發收費電視或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經營者還是絡繹不絕,電訊公司老闆王維基甚至放棄自己的公司,全程投入電視行業。有大陸政治聯繫的媒體,也會選擇在香港落腳,劉長樂的鳳凰衛視及近年來港的陽光衛視是最有趣的例子。

北京政府固然要抓住香港新聞媒體機構不放,民間反對陣營反過來視媒體為弱者的武器,甚至建制陣營中的敵對派系也好利用媒體進行鬥爭。在前陣子的特首選舉中,兩位建制派候選人進行了一場媒體「泥漿摔跤」,互爆醜聞,不同媒體捲進不同陣營發動攻擊。這場戰爭在選舉後似乎還未停止,因而在梁振英未上台前,便產生了龐大的「反梁」民意。

我在開首時所指的「機會」,正好就是在這個媒體政治戰場之中。不過,愈多的機會,意味著愈多的危險。

(刊於《新新聞》2012-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