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史泰祖、高永文、馮可立、區結成:志願組織作平台 建社區醫療

明報      
2006-07-14 

香港公營醫療發展向來側重住院服務,無論公私營醫院,跟各社區不同類型門診及復康服務單位,基本上各自為政,以致並未善用社區資源和民間力量,發展出社區醫療網絡。

社區醫療網絡是由各地區的醫院(包括公私營醫院)、普通科門診(包括公私營門診)及各社會福利服務提供單位(包括護理中心、老人院等)所組成的網絡。各單位透過網絡中介機制,讓醫療服務跟社區需要緊密配合,例如讓地區普通科門診服務替醫院「把關」,轉介較需要住院的病人予醫院。此外,社區醫療網絡亦為地區醫療及社福服務單位提供溝通渠道,有助推行疾病預防及健康宣傳。但香港社區醫療網絡發展有限,未能有效為醫院「把關」,間接加重公營醫療負擔,亦不利把健康教育深化至社區層面。

建立社區醫療網絡,要讓醫護及社會服務界充分合作,使醫療服務能配合不同社區個別需要,故此為各區醫院(包括公私營醫院)和當地社群建立溝通橋樑,尤為重要。一些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有較完備的社區網絡和組織力,相信在組織各社區的私人執業醫生、社福機構及居民組織,以及醫院籌組社區醫療網絡的工作上,有很大發揮空間。

這些非政府組織有豐富社會服務經驗,透過他們跟醫院和私人執業醫生協調,亦能使醫療服務適應不同病人需要,銜接醫療和社會服務。再者,由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牽頭,也可使各區醫院組織社區醫療網絡時,較易覓得「對口單位」。如是,非政府組織便可作為地區基層健康服務的基地,以及地區各機構和組織、社會服務和醫療健康專業界別之間的合作平台,讓各單位直接接觸不同年齡和種族的市民,有效協助他們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透過地區網絡,動員全民參與,更可達至及早教育社區健康的效果。

其實,部分非政府組織過往也曾嘗試組織一些私人執業醫生向病人提供診病優惠,但由於欠缺長期而穩定的資金支持,工作往往以短期計劃形式(project-based)推行,未能持續深化。此外,醫管局近年推行資源增值計劃,各區醫院疲於「瘦身」,醫護人員操勞不堪,若要他們再肩負政府在基層醫療應承擔的責任,恐怕使他們百上加斤。

故此,政府建立社區醫療網絡之始,應增撥更多資源,蒐集及整理健康數據,訂立長遠健康指標;成立協調架構(例如公私營醫療機構病歷資料庫、病人轉介程序、同區不同機構,如醫院、普通科及其他專科私人門診、復康機構的協作機制等),統籌及為地區組織提供專業支援。政府亦應大力促使所有政府政策部門推動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及健康防護工作,並讓具規模的非政府組織和各區醫院有足夠人手、資源及專業支援,一起建立常設的協調架構,再透過社區網絡的宣傳和推廣,循序漸進於各社區建立家庭醫生的觀念。

另一方面,各區議會的社區網絡、行政資源及其對地區事務的掌握,對社區醫療網絡的建立及日後的運作,相信亦能有所貢獻。最近政府發表諮詢文件,建議讓區議會參與管理文康設施,加強其職能。其實當局亦可藉建設社區醫療網絡之機,邀請各區議會投入支持,落實社區參與。

香港公營醫療發展向來側重住院服務,無論公私營醫院,跟各社區不同類型門診及復康服務單位,基本上各自為政,以致香港並未善用社區資源和民間力量,發展出社區醫療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