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不是你們的敵人——求一看此文

你未必認同我的觀點,但懇請看看以下我提出的四個問題,這是我對近日韓農現象的一些反思。

問題一

幫助韓農是否只有反世貿一方法?

如果你有留意我之前的文章或回應,你應該知道我是支持補償因貿易而蒙受損失的人士的(我至少說了三次)。所以即使幫助韓農是社會的大前題,韓國政府至少有兩件事可以做,一是不開放大米市場,繼續補貼韓農,二是開放大米市場,但以(增加)其他的福利補償韓農的損失,如免費再培訓,或更左一點,直接派錢給韓農。第一個選擇是反貿易,第二個選擇是支持貿易。

更具體起說,第一個選擇下,受惠者只有韓農,受害者包括全韓國市民(因為要捱貴米)及一眾有望賣米到韓國的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可能也包括發達國家如歐盟的農民,但我感覺大家討厭歐盟,所以他們受害與否大家可以不理)。第二個選擇下,可謂三贏,韓國市民不用捱貴米,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可以賣米到韓國,韓農呢?政府直接派錢,生活得到保障。

當然,韓國政府未必輕易派錢,所以NGOs及一眾壓力團體應該幫助韓農向政府施壓,爭取實現第二個選擇。反正也是向政府施壓,我實在不明為何我們要為韓農爭取一個獨贏的方案(反貿易),而非三贏的方案(貿易加社會補助)。

 

問題二

究竟韓農是發達國家的農民還是發展中國家的農民?

今天東方頭版有以下一段:

「韓農所到之處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家住觀塘的王太特別帶同小六的女兒前來,她表示,富庶國家蠶食窮國經濟,韓國農民為爭取自己的權益而抗爭,值得支持。」

坦白說,我讀後真是無名火起。「富庶國家蠶食窮國經濟」我基本贊同,但韓國是一個窮國嗎?如上篇所述,我查詢CIA的World Factbook, 韓國的國民生產人均值為19200美元,在全球二百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中排第五十二(請參閱跨國排名),比葡萄牙還要高。為方便大家比較,新西蘭的為23200美元,希臘21300美元,以色列20800美元,葡萄牙17900美元,肯亞1100美元,贊比亞900美元,埃賽俄比亞800美元。為了證實CIA的資料無誤,我再到聯合國的統計資料庫去印證,查到韓國的國民生產人均值為17971美元,在166個國家中排第二十九,謹次於科威特。

換句話說,韓農和歐盟的農民有很大的分別嗎?不要忘記,葡萄牙和希臘也是歐盟的成員(葡萄牙和希臘的國民收入和韓國差不多)!如果大家支持韓國政府補貼韓農,不打緊,但請不要持雙重標淮,即一方面反對歐盟補貼其農民,另一方面又支持另一個富國(至少不是窮國)的農民增取補貼。

問題三

究竟反世貿者是否只有韓農?

這條問題是問inmediahk的編輯部的。

韓農的抗爭手法,奇招百出,吸引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不足為奇,但作為一個以「促進社會關懷,開拓人文知識,深化思想空間,提供有進步視野的多元資訊」的「獨立媒體」,你們是否應該超越對韓農的正反論述,多介紹其它的抗爭隊伍的訴求?但事實上,這幾天我在inmediahk看到的報道和討論,關於韓農的佔絕大多數。給我的感覺是,inmediahk一點也不獨立,它只是為反主流媒體論述而存在的寄生體(至少直至今日為止,主流傳媒的論述,普遍是否定韓農)。

當然,你可以說,主流傳媒對韓農有太多的誤解,作為一「獨立媒體」,你們有責任為韓農說句話。這個我不反對,但是否值得為了幫一個抗爭團體澄清,而犧牲了其它抗爭團體的申訴立場的空間?

我在上篇說韓農和其它國家的農民的利益(至少在某程度上)是對立的,有人反對。但不說別的,單看這幾天的傳媒政治,便能說明我的意思。傳媒注意力從來是一個零和遊戲:餅就只有這麼一個,你拿多一塊時,我將得到更少。當韓農成為頭條英雄時,非洲的農民(或其它國家的)自然受到冷落,難道他們不比韓農慘嗎?

再說,韓農的奇招反映了什麼呢?除了反映了一個「慘」字外,還有的是他們有強大的組織能力,熟練的示威技巧(準備了救生衣跳海),及豐富的應付傳媒經驗(從他們和傳媒的應對可以看到)。可悲的是,以上三樣都是很多窮國的農民所缺乏的。事實上,很多窮國的農民連到香港示威的機票也買不起(如果你活在贊比亞,全年只賺九百美元(韓國人年賺19200美元),你肯定不可能買機票到香港),更遑論像韓農般累積豐富的示威及傳媒經驗。

就是因為韓農有錢買機票,就是因為他們有豐富的「實戰示威」經驗,所以他們的慘受到「公認」,所以他們可以壟斷我們的注意力,甚至乎是同情,這無疑是對比韓農的處境更慘的窮國農的莫大諷刺。

問題四

即使報導韓農,我們應用什麼角度報導呢?

這條問題也是問inmediahk的編輯部的。

在「獨立媒體」這裡,我看到太多對韓農的感性(如非煽情)報導,如放在「今日的焦點評論/報導」葉蔭聰的「韓國農民艱苦的一天」是為一例。不要誤會,我並非反對感性報道,但如果太多的訴諸感性,那和東方太陽有何分別?inmediahk的宗旨不是「帶動社會公眾,以不同角度深化社會、政治及文化議題,促進社會關懷,開拓人文知識,深化思想空間,提供有進步視野的多元資訊,連結國際、海峽兩岸及本地,以建立成熟並富批判性的思想氛圍,探討進步的社會實踐方式」嗎?

為什麼捨同日刊登梁文道的「為了民主,反對世貿」而取「韓國農民艱苦的一天」?前者遠較後者能「深化思想空間」及「建立成熟並富批判性的思想氛圍」。

最後我想說,我對富國的雙重標准(補貼自己農民,但要求窮國取消有關補貼)是極端厭惡的,我想在這裡的大部份人也有此感覺。所以我支持歐盟取消對國內農民的補貼,我想這裡很多人也支持。但取消補貼後,法國的農民、德國的農民等,一樣會受到影響,情況就如韓農一樣。難道那時我們又去支持歐盟的農民爭取更多的補貼嗎?

究竟大家是為了公義而抗爭,還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如令自己覺得是『弱勢社群』的救星)而抗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