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公園公共空間其實是甚麼?

因機緣巧合,早前有幸到訪一所位於天水圍的中學,與數名中六學生分享進行在野研究的心得。為了加強他們對於「細心觀察,發掘問題的」了解,故此借用了「社區營造」為主題,和他們一起在城郊洪水橋一起探討有關社區的議題。我向他們問了一個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問題:我們所說的公園,其實是甚麼?公園是否只是小朋友玩樂、老人家散步早操、情侶散步的場所……在社會性而言,有沒有更重要的功能,譬如說孕育民主發展、對抗城市繁忙生活、紓解精神壓力的功能?

家居延伸緩狹窄局促感

作為公共空間的一員,公園的角色不止於提供玩樂場所。譬如遮打花園,因為其鄰近政治樞紐的立法會,故此提供了一個既是物理性,同樣而帶有強烈政治象徵性的空間予懷有不同訴求的人聚集,向政府、傳媒或公眾表達意見;又或者逢周日的城市論壇,選址也是接近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間——維多利亞公園進行。由此可見,公園除了是情侶散步,朋友聚會的場所外,更是匯集社會不同聲音的地方,對於培育多元及民主發展,有不能取替的地位。

除此,亦是紓解對繁忙城市生活所構成的生活壓力的場所。公園內所鼓勵的休息性的,緩慢的活動,鼓勵使用者停留而非急速通過。此對於基層市民尤為重要,因為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人均空間其實非常有限,多人聚居引起的私人空間的不足,往往成為暴力、精神衰弱的源頭,而這在深水埗、北角等的舊區、板間房區尤為明顯。故此公園正是給予了一個緩衝的空間,容許人將公園視作家居的延伸,紓緩狹窄空間帶來的局促感。

排氣口「綠化」焉能安靜人心

公園對於城市生活並非可有可無,相反卻是極具重要的角色。故此,公園除了說數量外,必須論及的還有質素:公園能夠通過有效的設計及規劃,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緩解情緒以及構建社區(community)的能力,當中涉及的就是規劃者有沒有從人本的角度去思考公園的設計。附圖是在工作坊當日在洪水橋拍攝的公園相片(見圖),烈日當空一塊空地數張椅子構成的袖珍公園,顯然是只重空間的提供而非使用者的角度設計:好一個日灑雨淋的地方。除此例之外,正進行諮詢的中環灣仔繞道排氣口同樣看見政府一廂情願,數量取代質素的空間規劃思維。排氣口設於中環國金對出的草地,雖說建設後會加強綠化,使之成為公園,但是排氣口根本就是厭惡性設施,即使如政府所言不會引起健康問題,但對於公眾所構成的心理因素,正是將公園安靜人心的功能除去。畢境,我相信情侶一般都不願意坐在垃圾桶談心,哪怕垃圾桶前是個燦爛的煙花景。

鄺浩然 (星島日報 20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