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殖民地的現代藝術(連載)

第一篇

殖民地的現代藝術

刊2008年5月5日《明報》「世紀版」「租界」專欄
梁寶山

黃靜來電為騎劫「世紀版」一角的租界邀稿。早入藝壇,不知天高地厚,在開幕裡亂轉一圈,往往便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適值九七回歸政治狂熱,對超然於當下社會政治的藝術既感不屑,對傳統媒介也不甚了了。怱怱十年,分身擔演過藝圈不同角色,磨爛青春與熱忱之餘,換上西九新篇卻總覺事不關己─從Fringe到Quart Society到工作室、從Para/Site到油街、從裝置到新媒體,還有進念、沙磚、城市劇場、廿豆、Microwave、videotage、MOST、公社、Z+、1a、AAA、牛棚、伙炭、柴灣、官塘、富德、Arts School、SCM、BU、創意書院、Art Fair、雙年展、青文、樂文、洪葉、東岸、阿麥、序言、echo、越界、過渡、打開、Mag Paper、PS、香港視藝、E+E、a.m. post、White Text、Muse、众獨、月台、字花、讀好書、進一步、Artopia、MCCM、廿九几、Page One、Asia One、CUP、Up、Hanart、Gallery 7、John Batten、Osage到創藝中心與C for Culture ─不能盡錄的,走了一大圈,時下策展成風、雜誌回生、展覽講座無日無之形勢大好,但看展覽入劇場,動人作品卻越來越少,越發覺得太陽之下無新事。無緣北上,更無法轉行。適逢江瓊珠找我為一位老前輩編書,唯有暫借歷史遮蔭,查找香港藝術的身前身後事。上述開列,是90年代出道文化人的集體回憶,而往後幾篇文字,即是吾生也晚對前人的拾遺追跡。

~~~~~~~~~~
第二篇

租界‧殖民地的現代藝術─地之一
刊2008年5月6日《明報》「世紀版」「租界」專欄
梁寶山

殖民地與現代藝術,聽來各不相干。身為大英帝國的遠東子民,好處是由語言到城市建設,都容易與「國際」接軌,壞處是就算是搭上了便車,卻不保證是能達終點的直通車。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在城市爭相濫辦雙年展之前,一直由三個老牌雙年展主導,分別是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1895年創辦)、巴西聖保羅雙年展(1951年創辦)及德國卡素文件展(1955年創辦)。雖說藝術比試不比奧運聖火般政治敏感,但在全球化以前,以民族國家等同文化身份,仍是這些國際展覽的入門卷。翻閱韓志勲先生的口述回憶,一件舊事,尤為氣結。韓先生早在1962年,即加入「現代文學美術會」。翻開會刊《好望角》,不是李英豪先生歐美文學的譯介、便是呂壽琨先生為現代藝術或王無邪先生為抽象繪畫作的「辯護」。1963年《好望角》代創刊詞中,有這麼的一段說話:

「我們並不是孤立,空想的一群,我們確切認識到多年來當代文學各主要問題已在各報章副刊及雜誌上熱烈討論過,而繪畫中的『抽象』漸被認識,大會堂美術館第一批購入的永久藏畫,大部份均是本港新銳現代畫家作品。凡此種種,皆是「文學藝術植物能夠繼續生長的證物。」

新時代、新建設與殖民政府開出來的文化期票,對當時這群大部份仍還只是二十出頭的「讀番書仔」來說,可謂充滿憧憬。急不及待的蠢動,等不及大會堂落成,韓先生與另外幾名更為成熟的華洋畫家於1960年在天星碼頭東翼舉辦畫展。1964年,土生土長的現代藝術家終於成形,組成了中元畫會。1962年大會堂美術博物館開張,同年還有由美國人Dorothy Swan(士璜女士- 後詳)於漆咸道開設的雅苑畫廊(Chatham Gallery),和1963年由尤召曾先生開設的三集畫廊─香港藝術家終於正式「走入畫廊」。然而有了「下層建築」,並不代表香港藝術家便可以自食其力吐氣揚眉。1970年,韓先生繼取得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獎助初訪巴西,獲得邀請參加聖保羅雙年展,才知道香港原來一直都有獲邀,只是通過英聯邦轉達,中途卻給殖民地官員、當時美術館館長溫‧華納先生(John Warner)擱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