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被官府用鳥籠困著的「社區參與廣播」

用「尾太不掉」來形容香港的公共廣播政策,似乎還不夠呈現這筆胡塗賬。

一月三十一日,港台舉行了首次「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三年)的諮詢會,會上有副廣播處處長戴健文,香港電台數碼頻道的台長陳耀華及負責節目的區麗雅。諮詢文件還算有少許誠實,在背景部份提及社會上一直有強烈要求開放大氣電波的聲音,供社區及公眾使用。當然,文件遵從政府一貫的說法,用技術理由打發了這些「強烈要求」,結果便有「社區參與廣播」這個新事物了。

該計劃讓社區團體向港台提交節目計劃,取得撥款資助,製作一季十三集節目,並在數碼頻道播放,現在試驗計劃總經費有四千五百萬。

「強烈要求」變了「社區參與」

新事物是否能回應「強烈要求」呢?從與會者的反應便知,這遠遠不是公眾想要的。

首先,整個計劃是由港台負責,從體制上,港台是官府,現在連台長也是空降而來的政務官鄧忍光,因此,那怕港台員工一天到晚把公共廣播掛在嘴邊,也改變不了「港台是官台」的事實。曾讓人有點朝氣之感的「撐港台」運動,搞手在早前吳志森的「自由風」最後一天也明言,不再有「撐港台」運動了,要撐的只有不知在何處落腳的「公共廣播」。

為何沒有FM?

官府一向保守小氣,就連這個毫不似樣的「疑似公共廣播計劃」,也要多番制肘與閹割。會上大約有一半的與會者質疑,為何不把試驗計劃也放在FM及AM頻道實行?數碼頻道現在極不普及,就連由鄭經翰創辦的商營數碼電台DBC,亦不容易吸引觀眾,為何這個試驗計劃要捨易取難,讓小眾的社區團體更小眾?如果是這樣,「社區廣播」沒人聽,恐怕又成了向小團體派餅仔兼掩口費的計劃了。

戴健文這位公務員秉承官府作風,絕口不回應不解釋以上疑問。會後有某位資深港台員工跟我私下解釋,這決定是「上頭」作出的,換言之,一早便用鳥籠困著這只本來便很難飛得起的小鳥;至於這個「上頭」,恐怕是比鄧忍光更高級的,局長還是特首,還是北大人?

其實整個諮詢幾乎是「做戲咁戲」,諮詢在下個月底便截止了,年中便接受申請,正如戴健文說,只有微調可能,沒有大改的空間。

Content is King?

面對如此尷尬問題,港台員工如張文新與戴健文自己只好搬出”Content is King”的道理,他們認為只要內容好,必定會成功。張文新更以港台早年的FM為例指出,FM以前亦不被看好,大家只聽AM,不過,事後FM卻成為主流。

這種良好願望是好,但要多長時間呢?當年FM收音機的普及相對容易,全因當時的媒體及技術環境,例如,有大量廉價的FM與AM相容的收音機供應,而且,當年(八十年代)還沒有互聯網等新媒體,連有線電視也要九十年代才出現。但是,今天卻不同了,一方面,我們要聽眾購買數碼收音機才能收聽;另一方面,今天媒體的選擇那麼多,市民真有那麼大的誘因去投入數碼電台廣播嗎?

「教壞細路」還是傾向保守?

至於內容審查方面,有好幾位出席者比較關心「教壞細路」的問題,例如,校長李劍華先生指出,媒體報導一些立法會議員及社會行動者的激烈言詞及行動,令學生目無尊長,表達意見態度有暴力傾向。但亦有少部份與會者持相反意見,認為不應過份審查,反正現在已是媒體多元的年代。有搞網台的朋友認為,既然是鼓勵小眾廣播,便應比大眾廣播更包容,例如,是否可能有「十八禁」的深宵節目?

在港台這個官府的把關下,又加上偏向保守的廣播業務守則,恐怕社區參與廣播很難做到網台朋友的要求,相反,會傾向避開「教壞細路」的節目,以免造成麻煩。

市民要求的公共廣播及大氣電波,換來政府拋出的「社區參與廣播」這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實在教人情何以堪。至於它到底能發揮多少功效,小市民還要依靠一眾公務員是否「做好呢份工」,「公共」何在?這究竟是一個甚麼年代呀?

讀者可以下載諮詢文件閱讀,並在三月二十九日前發表意見。
http://rthk.hk/about/cibs/

參考資料:公共廣播必須獨立 反對政府混淆視線——獨立媒體(香港)就《香港電台的未來運作及新香港電台約章》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