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11基督教界別特首選委選舉:選舉漏洞多 廢票急升四倍

IMGP9306

(獨立媒體特約記者歐輝鵬)「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2011」投票於過去的周日 (10月30日) 結束。雖然今屆有爭議性的議題,以為可引起市民或大眾關注,推高投票率。可惜投票率持續低企,相對於全港四十多萬的基督徒,基督教協進會只錄得選票18051張,有效選票17380張。與2006年選委選舉的總票數17473張及有效選票17293張,有效選票只多出87張,根本無法說服香港市民甚至信徒這十位委員如何充份代表基督教界別,有權選出新一屆特首。反而,今年廢票554張,白票117張,較上一屆多出491張,大幅升近4倍,可見不滿的人愈來愈多。基督教界別,特別是那些大宗派的領袖,是否有必要反思支持這小圈子選舉的意義?
 
是次選舉的當選的10位選委,按得票數字為司徒永富、陳世強、吳思源、李炳光、劉金勝、陳一華、唐榮敏、張洪秀美、陸幸泉及許朝英。其中5人:陳世強、吳思源、李炳光、劉金勝、張洪秀美皆為上屆選委。值得留意的是最高得票者司徒永富,以7681的高票獲選;其曾諮詢大會上表示盼望有雙普選及一人一票選特首;亦於7月之《你又點睇》節目中評論3位大熱候選人梁振英「大半年才開腔說話」、「忽然部署參選,說話才較似人話」、唐英年「笑容燦爛,沒甚傷害力」、范太「不清楚她想帶我往哪裡去」,亦言候選人實在「無乜選擇」。
 
其他獲選的選委則多數來自大宗派及建制派,即如指六四問題「不問真相只要寬恕」的劉金 勝、「自有歷史判斷」而拒絕要求公開真相的陳世強、「當時不在香港所以不清楚」的張洪秀美;投選特首的原則是未來特首要「愛國愛港」的陸幸泉;於諮詢會上 拒絕舉手支持「取消基督教小圈子功能組別」、「中共釋放維權人士」和「外傭可申請居留權」的許朝英;曾支持梁美芬參選立法會的吳思源、陳世強、張洪秀美及 李炳光;指曾偉雄「感覺十分穩重,見地精闢,判斷準確」、「是一位很能幹的長官」的陳一華等。其中5個上屆選委在上次特首選舉中將票投給誰仍無人知曉。更奇怪的是,唐榮敏和陸幸泉完全缺席諮詢大會,在零諮詢的情況下獲選;而李炳光和張洪秀美則為協進會2011-2013執行委員,「自己機構辦選舉讓自己人參選」,然後自己當選。
 
選舉的另一個焦點是由基督路小教會提名,宣佈退選的8名回歸基督精神同盟成員。其中譚得志仍得912票、林子健得725票,其餘成員票數亦界乎500多至300多。回基盟亦曾呼籲全港市民向此選舉投廢票(在選票上寫上「貪」字),引致是次選舉比06年選舉的127張廢票多了400多張廢票。在選舉開首回基盟已表明參選的目的是反映是次「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的不合理性」,得票如此,可謂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同時,他們亦揭露了基督教界別選委選舉的另一個不合理性:選民的界定。不論是否基督 徒,市民皆可到其網站列印或填妥其刊於明報的廣告,「自備教友証」去票站投票。此舉令人更加懷疑選舉的代表性:只要「教友証」而不查問選民身分的選舉,其 「基督教界別選舉」的名稱又有何意義?
 
有「功能組別小圈子選舉」之稱的選舉,當然是越少選民越好。「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2011」工作小组於在9月3日集思會,說定11月20日舉行投票,後來提前至10月30日,理由為選舉事務處公佈選委會宗教界界別提名期為11月8至15日。 選舉的種種安排,包括候選人提名、堂會票站報名和諮詢亦顯得倉卒,諮詢大會至正式投票日不足兩星期。有參與大宗派教會的信徒,也表示對選舉毫不知情,教會 建築物只有一張不顯眼的海報宣傳。然而,此短短的兩星期卻風波不斷,先有協進會執委會的委員參選,又有參選人未親身報名而獲接納,更有人質疑候選人以信徒 奉獻印製文宣及廣告。如此種種爭論,加上逾三分一候選人完全缺席四場的諮詢會,可預算的選舉結果等等,這所謂的「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似乎只是鬧劇一場。

協力:Kenny
編輯:方鈺鈞、張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