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首爾後》:流放在出生地的跨國孤兒

《回首爾後》:流放在出生地的跨國孤兒

亞洲電影節錯過了的《回首爾後》,想不到還可以在正場看到。若不是這一齣戲,未曾知道韓國「孤兒輸出」的歷史。現在才知道,《陽光先生》中男主角被美國人收養的故事,是50年代後,七十年來20萬韓國孤兒的縮影。

《回首爾後》的女主角Freddie,半歲被送到法國,在巴黎成長。25歲時才「意外地返南韓」,原本跟養父母協定好一起去的旅程,她獨自踏上。落地只能講法語和英語的她,出生地是東方崛起中的異地,在自己的「家鄉」當expat。

電影上半部是尋親過程的主體,下半部則更著重於女主角「尋根」之後,繼續在迷離狀態下的生活。在尋親之旅中,透過哈蒙孤兒院的轉介,拿回自己的身份文件,也找回了父親。與父親家庭聚會是最大的文化衝擊,「親人」只懂得重覆幾句對白,說Freddie出世時韓國太窮,家人「迫不得已」才送她出國,希望她可以原諒,幾乎沒有別的說話是關心她的狀況、如何長大。而親父再婚的妻子就一直在斟茶遞水,男人和奶奶都可以使喚。對比起來,她還好像過得比工薪階層養大的兩個「妹妹」好。正當親父胡亂要求她留在韓國,Freddie不止沒有被理解,還被「奉旨」的「父愛」要求,尋根的旅途,處處是阻隔。

return-to-seoul-low-res-c-aurora-films

Freddie落地之後,雖然人在「家鄉」,處處是「隔」。Freddie認識的旅館女孩,翻譯她的法語時,往往「超譯」成禮貌話。但翻譯她父親的韓語時,卻又是直接翻譯。懂法語的韓國女生,應該也嚮往法國文化吧,卻仍會說「你也是韓國人」,對她的「鬼妹仔性格」不以為然。戲中一幕,女主角在酒吧,這位女孩不明白她,勸她待人處事要世故;而另一位男生,則只能將她投射為情慾對象、在同輩之間,她終究也無法在韓國找到「根」。這幾段翻譯戲,如果有懂法文/韓文的人看,應該更聽得出語言中哪些地方用了韓國的敬語/法文的性別?在觀影時,不期然會盡量看中英雙語的字幕,奢求這樣做可以讀懂多一點。不管觀眾聽到幾多,Freddie早已是Lost in Translations。

Freddie在這個家庭中一直隱影,父親再婚的家庭中,妻女都不知道有這個孤兒女。而親母也是一直隱身,不願與Freddie相見。法例規定,孤兒院不可以將親父母的聯絡直接交給Freddie,只可以按照她的要求向其親父母發電報通知,一年最多三次,如沒有回覆,Freddie便無機會見到他們。電影鏡頭一轉便是兩年,Freddie在溝expat,做expat,在夜場的社區中生活。兩個星期的尋親旅程之後,Freddie還是在韓國逗留,原來就是等著第二年那三個發電郵給親母的機會。

女主角奔流在夜生活中,周遭也許是受不了韓國傳統文化的青年。在party中她與另一位歸國女子用法語交談,對方也是跟她一樣的歸國孤兒,正躊躇著再行多步去尋親。他們都不安於韓國的主流文化、家庭傳統,但還是留了在首爾,莫名地等著一個答案。

電影有太多細節,令人在觀影之後追問下去。為什麼親父母的反應如此回異?Freddie為何非得在夜生活留連?是導演對缺乏雙親之愛的定見嗎?原來在韓國文化中,國際孤兒的議題已成為「國恥」,誰之過?在父權文化之中,往往是母親之過,養育是母職,棄養也就是母責。能與親父見面,孤兒才算得上是「回到原生家庭」。電影反映的,正正是這一個狀態,Freddie的親母已經離開了家庭,又負上棄養的社會罵名,加上自己都可能接受不到,於是六次不理Freddie。夜生活的設定,既可以說是鬼妹仔性格,只同時亦反映她們歸國之後永遠作客,游離不定。

RETURN TO SEOUL_16587 (c) AURORA FILMS

那麼,這種孤兒,究竟是父母因貧窮棄養,還是遭國家棄養?南韓在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且一直是西方盟友,論窮窮不過東南亞,卻在國際孤兒「輸出」數字上獨樹一幟。1953-2008 有超過16萬人韓國孤兒被西方國家收養(wiki)。原來在80年代之前,有說軍政府有份順水推舟,以韓國孤兒深化與西方民主國家的關係,如同古代和親。又有一批美韓混血的孩子,韓國政府寧可將他們送出國外。

孩子轉運,往往十分兒戲,不少個案顯示,配對孤兒的中介為了成功率,偽造文件送孤兒出國,甚至胡亂登記孤兒的親生父母名字。孤兒長大成人,回國尋根,竟因偽造的紀錄,連指罵親父母的機會都沒有。更有甚者,被認養的嬰兒連其親父母的清晰同意書都沒有。於是,韓國孤兒的情況,亦成為韓國轉型正義的議題之一。不少歸國孤兒成立的團體,要求政府廢除國際認養,並調查過去七十年來孩子轉運的真相,案件交由負責民主化後轉型正義的真和與調解委員會處理。

然而韓國社會習非成是,亦有說廢除國際領養都不是辦法,皆因韓國本地人領養率太低,就算會領養,都盡量養女不養仔,因為有仔就會爭家產。傳統家庭觀念根深蒂固,令一般家庭只會重視己出,惶論收養。孤兒能到國外也許有人視為好運,同時又會將原有的問題輪回下去。

一位受養人的代表在一次行動中說:"The inability to know who you are, who you belonged to, where you came from, to be cut off from knowing your family history, which is such a strong pillar of identity,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could be dire or sometimes devastating for adoptees." 難民被國家放逐,移工被資本驅離。政治與經濟的引擎,往往會牽動流徒。這一群棄嬰的身份,卻是被驅逐得連血緣(哪怕是多麼虛無)都一滴不剩,再被韓國的主流媒體給她們上「再韓國化」的歸化課。

Freddie在電影中,最後算是見到親母一面了(真的嗎?),那位女士留下的聯絡電郵卻是假的。Freddie「回國」尋根,最後都落得在出生的異國中浪蕩。

電影以韓語時代曲起、時代曲終。無論是出生地還是長大的地方,對她們而言,都只余一曲異國情調。

#回首爾後
toseoul
#HKAFF

@broadwaycinematheque

RETURN TO SEOUL_11160 (c) AURORA FILMS

參考:
The past and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adoption / Brookings.edu
International adoption of South Korean children/Wikipedia
Orphan, Adoptee, Nation: Tracing the Korean Orphan and Adoptee through South Korean and American National NarrativesKira Ann Donnell
More South Korean adoptees who were sent overseas demand probes into their cases/The Associated Press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