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門》:太極相生.破與立.知與行

由大學本科到研究院,六年之間,中大的青蔥山城一直陪伴我成長,陪著我思考知識與人生、世界的關係。近年中大在制度和地景上的變化,已令不少校友搖頭,最近更傳出可能連烽火台都要有所變遷。雖然校方信誓旦旦說絕對不會拆,但參與了學生會在烽火台的論壇,聽到許多校方以往誠信可疑的事實,讓人不得不憂心。

關於校園規劃等問題,已有多位同學及校友提及,在這裡,我只想以一個曾在校六年校友的身份,去談談這個名叫《門》的雕刻,以及烽火台這整片空間,對一個大學來講,為何如此重要,也好為各種意見的人士,都提供另一個參考點。

猶記得中六首次到中大參觀,是有點被那渾然的「大」嚇了一嚇,尤其是百萬大道,一條廣闊大道,盡頭是一個奇怪的巨大的雕像,中間空了一個洞,這洞後面是一座大圖書館。站在那裡,上有天下有地,大道盡頭是一座知識的大門──那時也還不知這雕像就叫「門」。

我不是唸美術的,但雕塑品的價值,應該不只有「專業藝評人」可以談論。尤其是一件公共藝術品,更要看它為周遭的人們創造的感受。年紀稍長,經歷稍豐之後,始明白朱銘先生這座《門》所表達的「空」及其所置空間的玄妙之處。

烽火台連同百萬大道這片公共空間,之所以不可以動一分一寸。原因,不是情感上的「集體回憶」,而是因為它存在於該處,正代表著一種對教與學的態度、對「知」和「行」合一的要求。

「空」與中國教育傳統的精華部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暫不爭論是南是北,或是到底始於何族),關於「空」和教育的關係,實在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其中一個家傳戶曉的故事,是禪宗師傅以倒空茶杯才能盛水的故事,以喻「倒空自己」,堅持不昩於日常生活的偏見,才能悟道。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看看朱銘的《門》及其正後方的大學圖書館正門,正好象徵著這種「倒空」和「啟悟」之間的關係。依循這個脈絡談下去,烽火台實在是一寸也不能移,而且就著其空間感,是半點都不可以改。

校方近年一直強調以「中國研究」作為卓越領域,然而,觀乎校方就事件的所有公開回應中,竟沒有一字提及這個雕像及空間設計,如何承傳與發揚了傳統中國文化對待知識的態度,實在令人懷疑:一所以中文命名的大學,到底懂不懂中國文化?

太極對招:破立相生,通識精神
朱銘這座名為《門》的雕像,是屬於《太極系列》的其中一件作品,至於這一座為何命名為《門》?是因為兩人對打,千鈞一髮之際,剛剛好形成了一個空間,一道門的形狀。

年紀稍長後,更為明白這座《門》的妙處:太極的玄妙,乃是相生相剋,二而為一。二人對打,表面上是衝突,但這衝突卻打開了一個空間、一道走向知識的大門。二而為一,相生相剋,有衝突才有融合,世界才有進步。這是對世界、對知識、對教育,以至於對身邊的人,一種何等智慧和胸襟!

從太極的對招方法,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學教育應以理性和成熟的教學雙方的對話為主要教育方式,這也是近年強調以批判思考為本位的通識教育之重點。然而,這次在眾多同學、教職員、校友與公眾都多番表達關注的情形下,校方先是以「行政效率」為名,公然表示不願公開諮詢同學的意見;短短數日後,同學舉辦的論壇迫在眉睫,才公開表示「仔細研議...考慮可否縮小工程範圍...儘量確保烽火台在施工期間免受影響。」至於論壇當日,校方代表忽表示,「已經邀約學生領袖討論」,但在場學生組織的同學卻完全不知,質問之下校方代表才指出是「剛剛book到房」,因此「早上未有跟同學作實」。至於校長等高層為何不肯來烽火台見同學,一定要室內才肯見,原因竟是「室內才可以用powerpoint」!氣得校友陳家洛(現為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當場問道:「到底校方是沒有power還是沒有point ?」中文大學的領導層,竟不敢在烽火台的《門》前面對群眾,開誠佈公地接受學生的質詢,講一句「有失大體」也嫌責之過輕了吧。

這一連串做法,只要細究其前文後理,就會發現不過是公關技倆,見一步行一步,全無理念可言,明顯違反對話、批判思考和通識教育的教學宗旨。至於這個所謂「見同學」,聽罷會面錄音,根本不是「諮詢」,只是「知會」同學校方的打算。現時方案已是「定案」,不會改變,只問同學如何可不動烽火台而挖地牢。然而,這些技術問題,不是在了解受眾需求之後,由高官厚錄的行政和技術人員負責處理的嗎?怎麼倒問起同學來了?

這不禁令人懷疑校方根本不懂何謂通識教育,錯失一次引導同學進行對話教學的良機,根本看不出想辦好大學教育的意願。如果不正視這問題,無論再收多少學生,再開多少學術會議,也沒有資格成為高等學府。

其實,觀乎中大校方近年的舉止,不談烽火台,無論是學院院長由老師民選變成委任制、(其實只不過是英語化的)國際化事件、「作大」斜坡危險度以合理化發展工程、教院事件中劉校長作供時對重大問題足足講了十七次「不記得」、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等等等等,都只見「行政」和「面子」先於一切教育理念的「公關治校」態度,完全沒有開放對話、互砥互礪的教育胸襟。

然而,校方仍在強調「通識教育」……

這樣,說一套做一套,叫人如何相信校方任何承諾?更有甚者,校方又如何立其身教,樹立榜樣?


百萬大道公共空間:知與行

這整片大學本部的公共空間,除了圖書館和雕刻,當然還有百萬大道。校友梁寶山早前的文章,指出《門》乃是百萬大道盡頭與圖書館之間的接合點,隱喻著對知行合一的追求。承接上文,作為接合點的《門》所隱喻的是破與立的相生相剋,換句話說,也同時包含著理論(知)與實踐(行)之間互相刺激、印證的精神。

當年入學後,才知這座雕像停佇那空間叫「烽火台」。當時沒細問,只知學生組織要上莊做諮詢要坐在這裡接受質詢;學生搞活動,不管是文娛的或是社會關懷的,也都在這裡。同時,這片公共空間,是許多學生運動的發起場所,包括反對中大四改三的集會、八十年代的政制討論,以致作為八九年六四遊行的起點。多年來許多許多關心社會的討論以致辯論都是在這裡發生,而所論之議題,由民生、校務以致政制都有;參與討論的人,除了學生還有公眾。這還只是略略數到我入學的1994年,往後的年代,也是多不勝數啊!

這地方如此有「火」,不叫「烽火台」還可以叫什麼呢?再貼切也沒有了。

中文大學這支關懷、參與社會的傳統,直至現在仍存在。不說其他,只舉一例:近十年來,最先成立基層關注組的大專院校就是中大;同時中大亦是最先與基層團體合作,提供弱勢社群另類經濟模式的實驗場所(亦即是在本部泳池邊使同學廣為受惠的女工合作社小賣部)。

這樣的實踐所學、無懼寓立於破、反省自身優勢、尋求與弱勢社群共存之道,不是比隨便捐捐錢,更具有一個讀書人該有的社會情操和人文精神嗎?這些,也是中大校譽之重要一支。

我老父已多年不理世事,但連他最初聽到有關烽火台的新聞,都嘆道:「這不是拆了香港的五四紀念碑?」雖然我認為這實在是過譽,但也可見烽火台的社會意義,相關的人絕不只是大學員生。

小結:面對沒有誠信的當權者們……
說一個當權者沒有誠信,不一定是指明目張膽的說謊,更嚴重而香港常見的是:在面對因自己壟斷權力而受影響的人時,為了繼續專權而操控資訊,以公關語言的油腔滑調去閃避問題。小舉數例:留意相關烽火台的消息,校方似乎一直都迴避「諮詢」這個詞語,而只是講「會見」、「分享資訊」、「聽意見」這些無須負責任的詞彙;直至高層約見幾個學生組織,就說當初是因為不知誰才算是「持分者」,所以便索性不諮詢了。劉校長回應師生與校友的「保樹」要求時說「一棵樹都不會少」,深究一下,說的原來不是「保樹」,而是「斬一棵種一棵」……

魔鬼就在細節裡,香港式官僚最「耍家」就是行政細節和公關技巧,小小一項工程,也可以對社會歷史和人文精神做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不可不妨。面對一群誠信破產、毫不重視大學精神的當權者,烽火台建築群所代表著的人文精神,又應該怎樣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