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學語言的問題

教學語言的問題

雖然政府一再強調母語教學沒有失敗,但慶幸的是孫公的微調方案終於糾正了十年來的錯誤。政府當年一意孤行,強逼非英中必為中中。事實上,教學一方不能假設受教一方有很大動力去主動學習外語,而教學語言是唯一強迫學生多瞭解英語。

我認為以學生能力適當配以英語授課時間是最合適的。一,學生日常生活一定對母語有充分運用,在聽說讀方面沒障礙;二,大學課程一般重視英語多於中文,尤其是在閱讀材料方面以英語為主;中學既然是為大學的預備課程,當然對英語有適當重視。而這種重視應按學生能力而有所不同。加上英語授課對學生吸收英語生字和語法有正面幫助,英語授課理應大力推動。

以初中課程為例,學生在經濟和公共事務一科能學到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freedom of speech,human rights 等重要字詞;在歷史,civilisation,democracy 等用字對學生日後寫作和閱讀書報有很大好處。現在在英中學習的學生多少對這些英文字瞭解更多。相反中中生以中文學習這些科目,知識是學到了,但不能同時學習英語,學習效率較低。

英中和中中而分法,出現的問題是一班在邊緣的學生。英中中英語能力較低的學生,和中中的英語能力較高的學生,還有在中中欠缺自發學好英語的學生,他們在一刀切的制度下成了犧牲品。新方案的彈性班在理論上大大改善了這種流弊。

有人擔心標籤化會進一步加劇,不但引起比較彈性班數目的問題,還引致校內班與班的比較。但是問題是標籤化的根源是學校本身校譽和形象。大部分人會因為培正是中中而覺得學校本身比其他英中而遜色嗎?標籤化是因為學校長期以來學生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傳媒報導而出現,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標籤。

至於班與班之間的比較是不可避免的。不少學校有精英班制度,一樣會有班與班之間的比較。至於施家祺君提及的“藉口問題”(「他是英文班過來的。」又或者說「我過往一向讀中文班,所以不懂。」 )根本是心理問題。同樣的問題出現在精英班和普通班,名校和band 3學校之間。一個band 3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說「我要努力,讀上大學。」,一個名校生也可以說「我在這裏是最差的,放棄吧。」

真正去掉標籤化的方法,是用抽籤方法平均分配學生到所有學校,不然我們還會有名校這種標籤,還會有學校被認為垃圾學校。這個新方案希望在細節上小心執行,不要出現莽顧學生能力強開英文班的情況。誠如施家祺君所提及,教師的工作負擔和師資問題是教育局需要在未來解決的問題,希望當局能在此推出令人信服的措施,真正以學生利益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