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第四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 - 「可持續發展」的反思

第四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 - 「可持續發展」的反思第四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 - 「可持續發展」的反思第四屆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 - 「可持續發展」的反思

作者:何尚衡

「可持續發展」這課題已再無新意,大家都知道全球環境生態失衡、糧食分配嚴重不均、城市人口老化和急劇增加等問題迫在眉睫。但有些地方卻往往被人忽略——有數據證明建築物如何符合環保準則並不等於做到了「可持續發展」。若興建的建築物是不必要的,本身就是一種浪費;把結構完好的舊樓宇拆卸,不理社區反對來重新規劃,藉此創造所謂的就業機會和推動社區發展,也是浪費;為大廈裝上環保裝置也有機會造成浪費,因為我們要花更大的人力物力和成本去安裝這些裝置。若大廈長遠來說能夠節約能源還好,最怕它們因這些環保裝置而租費高昂、古怪難看,又或其他原因而吸引不到用家,以至使用率長期偏低,這豈不是比普通的建築物更加浪費?簡而言之,一幢建築物、一個城市做不做到「可持續發展」並不取決於有沒有、又或是安裝了多少環保裝置。一個城市的規劃、政府的政策、發展商的社會責任比所有後加的環保裝置都來得重要。試問拆卸一個社區,再從新建造一堆高樓所需的能源,要用多少個「慳電膽」才能省回?

可能正因如此,今年的鹿特丹國際建築雙年展就從另一角度出發,令大眾從新思索城市應如何作長遠發展。展覽於上月二十五日在荷蘭的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一同開幕,展題名為Open City: Designing Coexistence (且草譯為「開放城市:設計共存」)。展覽以開放程度不同的城市作為實例,探討了建築師和規劃師如何能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展覽陳列了多個城市的處境、面對的難題和解決方法。以鹿特丹為案例的展覽部分名為Maakbaarheid (Makeability,可塑造/創造性)。展出單位認為鹿特丹發展城市時所面對的困難,在於城市不能活在當下,接受現實,由下而上地解決問題。二次大戰後鹿特丹受到嚴重破壞,急需建設,這時正好為政客提供機會,城市規劃由政府主導,成為政府彰顯政績和塑造理想宏圖的工具。這樣急速發展、由少數人決定的城市規劃當然不會很好,也受不到人民認同。事實上二次大戰後歐洲很多大型的集體住宅都是失敗的,它們都只從建造效益方面出發,忽略了人對家、對住宅的其他要求,工廠般的住宅困着空虛的心靈。鹿特丹社會發現問題後,開始以人為本來發展城市,規劃時不以鐵路和公路等大型集體運輸出發,而是考慮行人走在街上的感受。市民開始關心自己的社區,大廈的翻新工程愈來愈多。其後這種翻新工程漸漸演化成由市場主導的社區重建和建造,發展商在城市發展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可惜人本的重要性卻漸漸減少。市民影響社區的地位大不如前,被無奈地塑造成地產廣告構想圖中無憂無慮、享受社區的情侶、夫婦和家庭。大眾的理想居所、追求的生活態度成為樓盤推銷的手段。這是現今鹿特丹的景況,也是香港的寫照。建築為誰而建?城市為又誰規劃?展出單位覺得城市的結構比我們理解的都要複雜,並不是政府、發展商、甚至建築師處理得來的,很多時候他們反而好心做壞事。因此我們應考慮放棄這種由上而下的規劃模式,任由市民自己找尋辦法。這些辦法並不一定是最好,但至少是市民自己選擇的。政府、建築師都喜為未來勾畫藍圖,展出單位認為活在當下,接受現實才是最理性的態度。隨波逐流固然可恥,現今世界瞬息萬變,無論掌握多少資訊數據,誰也沒把握能準確預測未來。

反觀我們的社會,集體回憶隨着舊區重建而逐漸消失,政府堅信一條鐵路可以救港,我們有從其他地方的歷史中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