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通識科讓低下階層學生輸在起跑線上

原文作者﹕簡明宇 教育社企

報章編輯以〈窮學生讀不起通識科?〉為標題,於《大公報》評論版刊出

以下為未經編輯之原文http://www.ese.org.hk

新高中課程在今個學年開始實施,其中通識科成為必修課程之一。通識科內容涉及多個範疇,且要求學生多作批判思考,實有助補現時學生知識狹隘、思考拙劣之弊。當局近年進行多項教育改革措施,通識科成為必修課程可算是少有的德政,至少其動機值得稱許。當然,新高中的通識科有多處為人垢病,例如對學校及教師的支援不足、評分標準模糊、課程範圍籠統……等等,但較少人注意通識科令教育制度對低下階層學生更為不利的問題。

通識科課程除了六個單元外,尚有「獨立專題探究」部分,該部分佔通識科兩成的分數,課時則佔三成。這部分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自完成一份報告,其情況就類似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需要學生自訂題目、選定研究方法、搜集資料、分析及製作報告。「獨立專題探究」無可否認有助訓練學生主動學習、獨立處事及分析問題,亦實為通識科之靈魂所在。然而,問題亦正正出現在這部分,令低下階層學生輸在起跑線上。
不少研究均顯示來自低下階層的學生,其經濟資本、文化及社會資本較差,而「獨立專題探究」的分數除受學生的能力及努力左右外,亦很受上述三項資本所影響。以選訂題目而言,中上階層學生文化及經濟資本較為豐富,眼界較闊,可能自小已接觸不同音樂、運動、歌劇……甚至到世界各地旅行或短暫生活。學生選題往往由自己的生活經驗著手,換言之,中上層學生選題範圍較闊,而且更容易選擇一些較為特別的主題。至於低下層學生只能選擇一些「普羅大眾式」的主題,在擬訂題目時便注定輸了一仗。

再就資料搜集而言,印刷問卷、訪問錄音、交通費用、資料影印……全部支出均由學生一人承擔,低下階層學生經濟資本貧乏,往往亦只能將價就貨。再者,他們薄弱的社會資本亦令搜集資料困難。中產家庭憑藉其社交網絡,無論是邀約訪問,抑或是索取資料,均較為容易。試想若兩位分別來自中上及低下階層的學生,同時以「醫生在港的專業地位」為題,並訪問二十位醫生,哪一位學生較容易訪問到足夠的醫生?

再就製作報告而言,「獨立專題探究」容許學生以文字或非文字形式製作報告,一般估計後者多以短片、網頁、錄音或者多媒體簡報形式出現。然而這些製作均極度依賴價格高昂的設備,例如攝錄機、相機、電腦及電腦軟件,一般低下階層子弟實難於負擔,最終唯有選擇最經濟實惠的文字報告。

最為致命的是中產家庭的家長受過良好教育,本身已是其子女「獨立專題探究」的特別顧問,反觀低下階層的家長則不然。若是其他科目,他們儘管自己能力不足以教導子女,尚可克己節省金錢,供子女上補習班。然而,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卻並無補習班可言,他們唯有自歎奈何﹗﹗

筆者支持新高中通識科設立的原意,然而其推行之時明顯考慮欠周。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人為製造了不公平,令低下階層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恐當局亦始料未及。觀乎現況,未見政府有任何扶助低下階層學生之舉。望本文見報之日,當局立時採取適當措施。儘管後知後覺,總仍是亡羊補牢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