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黑暗時代開始

香港的黑暗時代開始

早前的浸大校長遴選過程,被指黑箱作業,沒有足夠的諮詢和論壇給予浸大的師生去認識候選人,更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了解候任校長,欠缺透明度。學生會苦無他法,最後選擇了衝擊校董會,以求拖延任命會議,才能夠爭取到連續3天加開了3場的諮詢會。事隔才數個月,港大再爆出拖延副校的遴選過程。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的任命處理過程被校委會以「等埋首副」的「理由」給拖延。這當中是否有外部勢力予以嚴重的干預?大學自主,是不是經已喪失了?

港大副校長的人選,早已由物色委員會給定下來,只待校委會予以通過,便能夠正式任命。港大校委會傳統上並不會對物色委員會的推薦予以否決,蓋因物色委員會的成員皆為享負盛名的教授及校長,選擇候選人時必定肯定其學術權威及能力皆足以擔任副校長職位,去帶領港大向前邁進。可是,校委會成員大多都是非港大教職員,甚至是外行人,絕非如物色委員會般擁有專業知識和對候選人有充足的了解,去判斷候選人否有足夠的能力勝任一職。所以校委會慣例上並不會質疑物色委員會的專業決定。

今次,港大校委會卻「毫無懸念」地否決了陳文敏的推薦決定,打破了校委會不干預物色委員會的推薦,儼如質疑物色委員會的專業判斷,把自己的地位抬到物色委員會之上,以「超級學術權威」的身份去否決。可笑的是,校委會並未能夠提供任何的專業理據去反駁物色委員會的推薦,而是用一些低智的理由去推搪拖延。首先,校委會以「等埋首副」為由拖延決定;其後,在輿論的壓迫下,推無可推下,校委會竟以一系列的荒謬理由,去否決物色委員會的推薦。委員竟然指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學術文章引用率和搜索率低、在未被任命下向外界透露自己是唯一候選人,操守有缺失,和最荒謬的沒有向某校委「跌倒」後致以慰問,以及因為「好人」才當上法律學院院長一職,以證明陳文敏沒有資格勝任副校長一職。這一切一切,都有賴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召開記者會,犠牲個人誠信,把校委的歪理倒出來,香港人才能得悉港大的最高管理機關,原來是由一群滿口歪理的「專業人士」組成,妄顧港大的利益,置港大的百年慣例於不管。

當馮敬恩把校委荒誕離奇的否決「理由」揭露後,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居然不是把矛頭指向那十二位校委,而是狂攻馮敬恩違反保密協議,破壞校委會的規矩。面對「保密」原則和公義,這群社會「賢達」竟然選擇因循守舊,違背良心,放棄一個人應有的公義之心。觀乎今次校委會的否決理據,幾可說是無一成立,根本是強詞奪理,說是沒有政治考慮因素,全然不可令人信服。馮敬恩在此關頭,毅然選擇捍衞公義,而犠牲個人誠信,理應是受到讚揚,而不是備受千夫所指,百般不是。在公義和法律之間,若果出現了衝突,不是應該選擇公義嗎?這不是我們一直教導學生該有的情操?難道盲目的循規蹈矩,不分是非黑白,才是我們所嚮往的品德?

委任副校長,理應是有能者居之,何況是一間由公帑經營的院校。院校人員的薪金和研究資金大部分都是由納稅人支付,院校校委的工作絕不是只向政府──資金來源──問責,更是要向公眾──納稅人──問責。公眾作為付出者,絕對有一定的知情權,了解院校的運作過程,及更重要的,在作出重要的決策時,了解校委決策時背後的理據。現實卻是,校委會竟以保密條款拒絕向公眾交待,衰以諸的藉口駁斥堅持交待的人士。最惹人反感的,當數某校委聲稱陳文敏的學術文章在「Google scholar」上的引用率在5年間只有4次。其後,某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更指陳文敏的學術文章的「impact factor」低,自己的是他的百倍。但是,要留意的是他們的論述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其論述本身更是充滿邏輯謬誤。首先,陳文敏身為終審法院頒授的「名譽資深大律師」,其名銜本身經已有力地證明了陳文敏的學術水平足以擔任副校長一職。再者,在「Google scholar」上搜索,完全找不到有任何文章是「在5年內只被引用了4次」,不知該校委從何說起。第三,「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只是量度期刊的引用次數。興許該副教授指的是陳文敏著作的影響力,但陳文敏的著作及其在法律界的地位及影響力,無出其右。陳文敏能力及學術水平「未夠班」,根本歪理連篇。

陳文敏委任風波,早已不再是院校的行政及人事問題,而已經昇華為一個社會及政治的問題。大學,本來是一個世外桃源,不同政見不同立場的人士都能夠在當中自由表達意見,而大學亦會尊重不同政見,更不會有任何的政治篩選,過濾任何政見。現今,大學卻成為了政治角力的場所,中共和土共把政治鬥爭帶進了校園,以委任親共的校委和打壓「親泛民」的人士,去干預大學的運作,企圖收編大學。此舉完全摧毀大學院校自主的原則,挑戰香港人的底線。陳文敏,成為了第一個犠牲者,卻絕不會是最後一個犠牲者。吳靄儀公開的表示陳文敏以後,土共的目標就是鬥垮馬斐森,奪取港大的控制權,把一切反對的勢力鬥下去。面對著中共日益明顯和狠辣的鬥爭和干擾,面對著左報如狼似虎的攻訐,香港人必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方面抵禦攻擊,熬過難關;一方面要施以還擊,絕不能夠坐以待斃,任由魚肉。罷課、罷教和遊行只會是香港人抗爭的前菜,絕不會是這次抵禦戰的正餐。而港大,只會是今次戰爭的前哨戰。筆者執筆時,陳曼琪和何君堯被委任為嶺大校董,校董會的赤化過程加快進行。中共目標是收編全港各院校,控制香港的專上教育,從教育把香港牢牢控制,所以戰幕只會蔓延至全港各院校。捍衞院校自主,抵禦中共赤化,將會是可見未來的抗爭一大議題。香港的教育,只會受到愈來愈多的挑戰和干預。人權、法治和自主這些核心價值,是否能夠受得住,還要看香港人的團結程度了。

讓我們且看,未來的兩年,中共還會有甚麼招數打壓香港。香港人,絕不是溫馴的綿羊,任由宰割。命運自主,港人自決。

作者︰阿恩,曾任中學教學助理,文字工作者
90後教育工作者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