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什麼我們需要國際視野?

為什麼我們需要國際視野?

via hexun

近年,香港處處可見「國際視野」這個詞,無論在各種媒體、教育界或商界,都能發現它的蹤影,彷彿國際視野已構成影響我們社會繁衰的重大元素。我們也似乎已經接受了「香港貴為國際都市,但香港人普遍缺乏國際視野」的批評,不論是工作還是讀書也好,香港的新一代都被要求有國際視野,不要局限於小小的香港。國際視野愈來愈被社會視為基本「資歷」。

有趣的是,商界與教育界提到的國際視野,似乎大異其趣。前者要求的常常是金融經濟的知識,後者則著重於文化政經的聯繫。這不禁讓人疑問,到底哪種才是真正的國際視野,抑或兩者皆屬國際視野?

在香港,每當媒體批評香港新一代缺乏國際視野,往往舉的例子是年青人不認識某個知名國家首都的名字,或是某個非洲國家的地理位置。但這些能算是國際視野嗎?在美國,很多媒體都指出美國人缺乏基本常識,譬如不知道匈牙利的首都是布達佩斯、不知道宇宙起源於大霹靂,甚至近四分一國民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這小學常識。這種現象令人驚嘆不已的同時,也不禁令人困擾,為何美國人普遍缺乏基本常識,我們卻很少聽到美國政府高呼要開拓國民的國際視野,美國人也不視之為嚴重問題?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擁有國際視野,是否等同知道一些國家的冷知識?如果一個人講不出肯亞的首都是奈洛比,不認識盧旺達種族屠殺的來龍去脈,是否就代表他一定沒有國際視野?一個人經常出國旅途或公幹,遊歷過當地的名勝古蹟,認識當地人,了解他們的一些日常文化,算是擁有國際視野嗎?或者,我們應該根本地問,到底怎樣才算是擁有國際視野?我們又是否真的需要國際視野?在工作或學業上,我們有多大程度需要它?更為有趣的問,假如你自問擁有「國際視野」,又是否能夠回答上述兩個問題。

「國際視野」,本應是經濟學的術語,志在強調全球化底下,人們應該用更宏觀的角度觀察與分析經濟現象,從而作出正確的市場營銷。後來,「國際視野」演變成更廣義的概念,也包含對不同國家地區的政經文化的綜合分析。沒錯,「國際視野」,顧名思義,要求人們擁有的是廣泛視野,不是某個國家的冷知識,或是偏面狹隘的角度去評述其他國家的現象。它講究的是好奇心與綜合分析能力。

以我為例。跟大家老實說,我是個地理盲,莫言是非洲國家的名字能數上多少個,就算連香港人很喜歡旅遊的台灣與日本,這兩個地區的城市地理分布,我也一竅不通。但如果換成是比較日本與台灣近年的民主選舉文化,我還是頗有自信可以寫篇長文跟大家分享。別誤會,我不是要特意在此稱讚自己有深度。相反,我是想說,我之所以對「比較日本與台灣近年的民主選舉文化」這課題有信心,是因為對政治哲學有興趣,而分析現實中的民主制度將有助我更認識政哲理念與現實制度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閱讀相關文獻的好奇心與動力,也是我較一般人熟悉這題目的緣故。如果換成另一個議題,譬如比較日本與台灣的飲食文化,我可能比不上一個食評家。但假如有一篇好的文章分析兩者飲食文化的關聯,我也會有興趣讀。

這裡,我想說的是,沒有人是全知者,也沒有某種社會現象比另一種現象更值得分析,縱然是國際關係的學者,他們也有各自的研究專長,有些專門研究兩岸三地的經濟關係,有些研究東南亞與中國的政治關係,有些研究韓國的偶像文化。這些題目,沒有哪個比另一個高尚。所謂的國際視野,不是用題目所涉獵的範疇大小來定性,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好奇心了解更多,有沒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其實,如今網絡興盛的年代,網上充斥各種的國際資訊,我們要瞭解外國的資訊,易如反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從這些煩瑣龐大的資訊中,保持好奇心瞭解、找出合理可信的資訊作分析。擁有這種心態與技能才算是真正擁有國際視野,而不是能夠背誦多少國際資訊,畢竟這些資訊隨便也能在網上尋覓到;也不是每天閱讀單一媒體的國際版就算是培養國際視野──這只會形成片面的世界觀。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己有興趣的課題作深入閱讀,能夠分辨哪個文獻資訊較為重要,分析它們在不同國家的面向與關聯,已算是擁有不錯的國際視野。

不過,話說回頭,在香港工作,真正需要的國際視野其實很少或者很淺窄,大多離不開金融經濟,尤其與中國的關係。如果失去好奇心,只以工作前途為學習動機,感受到的多是無用的挫敗感。這自然是香港經濟產業單一化的結果,導致勞動人口不需要其他的國際知識,因此我們常常從僱主聽到對年青人的抱怨多是來自於這方面的不認識,譬如不知道人民幣國際化的好壞、不知道美國股市的運作。這些嚴格來說,其實不太算是國際視野,只屬金融經濟的知識。如果我們的社會真的那麼渴求年青人要擁有國際視野,不禁要問,我們社會到底是否真的有政經需求,能讓新一代學以致用。同時,我們的教育文化是否真的能培訓講求綜合分析能力的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