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育者理應對群育學校心存感恩

教育者理應對群育學校心存感恩

近日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先生公開表明反對在該校附近興建群育學校及宿舍,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筆者是中大社工系學生,曾在一間群育學校附設的男童院舍任職實習社工,對在群育學校就讀的中小學生的特性也略知一二。蔡先生身為一校之長,而且兼任教育評議會主席一職,公然反對在其社區內興建群育學校,提倡隔離政策,與有教無類、融合教育的理念與政策背道而馳,其狹隘的見識實在令人倍感義憤填膺。作為主流學校的校長,不單要對群育學校心存感恩,更需要對那些學生感到愧疚,因為群育學校照顧的正正是一些主流學校不懂得或不願意處理的「問題學生」。然而,這些問題背後豈不也是這個社會和教育制度所一手造成的嗎?

全港現時共有七間群育學校(Schools for Social Development),當中大部分也設有宿舍(Residential Homes),入讀群育學校的學生必須經由教育局及社署共同監管的中央統籌轉介系統(Central Co-ordinating Referral Mechanism),透過輔導老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評估後,得到校長的同意才能轉介。評估根據兩大範疇,包括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家庭支援。一般而言,如果學生的情緒及行為問題被評為中度至嚴重,就可能會被轉介到群育學校短期或長期就讀,而家庭支援不足的學生也同時會入住附設的宿舍。根據群育學校的概念綱領,情緒及行為問題包括在學校的行為問題、違法或違法前期行為、心理及情緒健康問題等等。蔡先生在文件中強調的黑社會、性濫交、吸毒等等只屬其中一小類的範疇,並不能以偏概全。群育學校和宿舍設立的目的是協助這班學生改善情緒和行為問題,盡快返回社區及主流學校就讀,試問隔離社區的政策如何能配合這個重要的工作目的呢?

筆者在實習時接觸過不少在群育學校就讀的中小學生,認識他們一段時間後便發現,其實他們與主流學校的學生也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因各種複雜的原因進入了群育學校,例如因失去學習的興趣而與原校的老師對抗或逃課。在群育學校裡,這班學生能根據個別的情況得到更多的調適及支援,包括小班教學、較淺易的課程、功課量減少、老師個別指導、社工密切跟進等等。現時群育學校裡有來自Band 1至Band 3學校的學生,由此可見群育學校裡的不是一些人所標籤的「黑學生」、「壞學生」,他們只是比主流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群育學校裡的學生雖然未必對傳統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但當中仍有些是成績出眾的,而且學生有不同方面的才華,例如設計、演藝、藝術、音樂、運動、生活技能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黃秋生先生也是其中一間群育學校的畢業生,難道群育學校真的是社區裡的一個「炸彈」嗎?無論蔡先生或社會大眾也需要反思這些行為問題背的的成因,而不是怪責這班所謂壞學生。在香港這個單一以考試作為唯一成功指標的教育制度下,對傳統學習沒有太大興趣的學生還有什麼出路? 情緒和行為的表現反映了內在的需要,在這個制度下,要不是就服從、要不是就逃避、要不是就對抗,相信在香港教育制度裡長大的你和我也不難明白這點。如果社會願意接納和包容不同的價值取向和發展,並不只以考試制度或成就定奪學童的價值的話,也許群育學校也未必會存在。

「不要在我家後園症候群」已由垃圾焚化爐延伸到群育學校,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把香港社會推向對立面的,從來也是一些位高權重、自我中心的「成功人士」。如果在上位者能多一份同理心,相信香港才能不斷進步,成為一個包容多元價值的社會。蔡先生需要認真反思假若未來該校學生有需要轉介到群育學校時,應如何看待這一班學生。筆者奉勸蔡先生收回反對的意見,而且更要鄭重地向群育學校的師生道歉,因為他的態度和言論給群育學校貼上了負面的標籤,損害了群育學校師生的尊嚴。而且作為一位熱衷教育工作的人士,更應以個人名義捐款予群育學校,支持這項任重而道遠的教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