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勿打壓民間電台的種種可能!

曾健成的民間電台被電訊管理局封舖拉人, 工商科技局局長王永平以一句, 非法電台觸犯香港刑事條例, 就希望就此了事. 民間電台的理念和合理性, 被電訊條例的框架套死, 無法變成公眾討論的議題. 犯了法, 當然要被拉嘛!

可是大家知唔知道, 民間電台是社區發展和基層賦權的一度良方, 而香港的電訊條例, 因為殖民時代的社會控制考慮, 而抹殺了這種社區發展的空間; 當政府說, 要發展社會經濟, 卻封殺社區的資訊流通, 最後社區發展只是空口講白話.

社區多媒體中心與扶貧: 聯合國的經驗

一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都在鼓勵社區電台(community radio)和社區多媒體中心(community multi-media center)的發展, 研究顯示, 透過社區多媒體中心, 可以讓社區內的基層有機會接觸新技術和知識, 解決數碼區隔(digital divide) 所造成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而社區電台的實踐, 不單能使區內基層市民學會掌握和利用新技術, 更能成為一個議事的台平, 培養市民民主論政的文化, 亦能發展社區經濟, 解決基層所面對的貧窮問題.

屯門例子

前幾個月, 我曾到香港仁愛堂講課. 那裡的婦女很積極地發展社區經濟, 生產和建立綠色消費的網絡, 可是, 她們的工作卻難以在區內擴展, 當中很大的問題是缺乏資訊發展的渠道. 因為現有的大氣電波, 全被大資本壟斷.

最近, 新婦女協進會, 又與仁愛堂的婦女搞 "民間女記者" 的培訓, 發覺區內的婦女, 對區內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有獨到的見解, 並願意花時間去發掘, 研究社區的問題, 特色, 歷史, 潛力, 並經營區內的生活和經濟. (詳見即將出版的女流)

若有社區多媒體中心, 協助她們辦社區電台, 不單能強化社區人與人的關係, 更能創造一個空間討論和分享生活種種問題, 亦能讓區內的小店舖, 小生意, 自僱工等, 以廉宜的價格, 賣廣告; 這方法比起派傳單, 街上叫咪, 更環保和具有成效. 假若, 天水圍能有社區電台讓區內婦女分享生活種種, 重建社區互助網絡, 慘劇大慨不會那麼一而再地發生.

此外, 小數族裔社群亦可以母語經營社區電台, 使香港變成一個真正的多元文化國際都會, 並履行聯合國的文化多元公約(conven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中, 要求政府要營造多元語言空間的指引.

讓青少年發揮創意

社區多媒體中心除了能發展社區經濟, 重建社區網絡外, 更能提供一個平台讓青年發揮創意.

過去幾年, 政府對新媒體的教育投資很大, 可是香港的新媒體工業, 卻因為科技泡沫爆破和停濟不前, 很多青少年, 他們學會新媒體的製作技術, 卻無處發揮, 有的變成多媒體課室控制室的智能錄音機, 有的變成廣告公司的智能複印機. 教育課程與社會就業市場出現一個鴻溝.

社區多媒體中心可能讓青少年有空間實踐創意, 為香港的文化創意工業培養一些有實質經驗的本地人材, (而不是即食地向外輸入廉價專材, 剝奪本地人材發展的可能).

前幾個月, 有機會到工業和職訓中心講多媒體的課, 眼前一批精靈活潑, 對電影和多媒體有無限興趣的青年, 面對一個黯淡的就業市場, 倍感可惜; 我們這個 "以民為本" 的政府, 能否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空間呢?

當既有的法例不合時宜, 阻礙社會發展, 我們應該參考國外的經驗作出修訂, 而不是簡單地: 犯法了, 封舖拉人了事!

照片來源 chonghead

聲明:盡快開放大氣電波,還人民廣播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