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工的主體醒覺: 衝入胡忠

個人發洩點滴:

社工進入胡忠大廈,傳媒質疑應否用衝入胡忠的手法表達意見,因為這種手法「危險」、對行動的形象不利;又或有其它溝通途徑,解決問題。

我們要堅定挑戰這種理解,這種以專家式評論行動的態度;學中國元首的說法:要堅定高舉行動的理性和情感面向。衝擊就是衝擊,不需要用某些非行動因素去辯護,就是集體對建制一系列的東西表示不滿。

衝擊就是對一筆過撥款不滿,衝擊對低薪不滿,對短期合約制不滿;衝擊就是對社署署長不見社工表示不滿,衝擊就是對警察無理封路不滿!!!

這就是理由,這就是理性所在,其它人是否認同,他們需要從行動者的角度去理解。若我們只從行動的效果看問題,請你們不要表達不滿,Keep Silent!!因為香港人傾向不贊成罷工,不喜歡人"爭吵"和"大聲說話"。

若部份社工仍繼續做「縮頭烏龜」,只懂麻恕和批評,平時教受助者大膽發言和行動,但對罷工又避忌,對行動又感到無力,這不是偽善,是什麼呢?請問社工如何面對無力改變的街坊和受助者呢? 如何面對自己經常掛在口邊的正義和協助弱勢社群的理念呢?
昨天一班經常對我說受機構規限而不能表達意見和提出改革的前線社工,他們終於暫時放低包袱,用行動表達不合理的地方和對象,體現社工的團結和主體,這是令人感動的一幕。
無論傳媒如何說,我覺得衝入胡忠有其合理性──警察不合理封路,政府不願意接見。
那些說行動激進等言論的人,在當前主流文化下,你們其實正在扭曲一個行動的理性和情感面向(包括興奮,憤怒,焦慮,喜悅,哀傷,無出路),將它簡單翻譯為激進和温和的差異。
不要同我說,「有其它途徑溝通」「要講道理」因為問題不是這樣簡單!傳媒/坐在冷氣房的專家,即使你們是善意,你們可以批評,但沒有資格教人如何行動!今次行動的影響,相信最大得益的就是那班機構督導員;因為他們將有更大牙力與社署議價,但前線社工的位置在哪裏?他們的聲音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