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六四與《翱翔的法國人》

六四又來了!除了維園燭光晚會外,一年一度的活動,還有「六四獻花行動」以及「異議聲音(天安門迴響)」,地點卻是尖沙咀文化中心外《翱翔的法國人》雕塑前的空地。

為什麼是這片空地?

話說《翱翔的法國人》原本由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Cartier 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 委約法國著名藝術家愷撤(Cesar)花三年時間為香港而製造,贈予香港市政局;而自1992年,雕塑則開始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外的空地擺放。

然而,江湖傳聞,這座雕家原本是對六四的回應,單翼也就是折翼;作品原稱《自由戰士》,後因市政局希望淡化其政治意味而改成《翱翔的法國人》。

大約在九八年,開始有一群市民於六四當日自發地到銅像前獻上白花,背景之一就是上述的那則傳聞。

當然,企圖把《翱翔的法國人》轉化為紀念六四的永久公共藝術品,把文化中心外的空地轉化為廣場,更主要是源於《國殤之柱》的經歷:沒有永久的六四紀念碑與空間,惟有挪用!

六四獻花行動
異議聲音(天安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