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台灣: 反高學費運動

其實相對起台灣, 香港的學費更高... 不過卻沒有運動搞出來, 學運在消耗在人事政治身上, 真可惜...

---------------------------------------------------
節錄自人行道

問題一:高學費?台灣的學費高嗎?什麼樣的學費算高?

...然而,外界對「反高」的質疑一直在於:台灣的學費,算高嗎?...

...不
過,這種建立在「經驗」上的證據很容易就被其他的經驗--出國留學--給指著鼻子說:「台灣的學費高嗎?很低啊!你沒看到美國、英國的學費多貴?!」當
然,這種質疑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一方面我們要把英美國家的國民平均所得、物價水準一起列入考慮,才能夠比較不同國家家戶負擔的比例;二方面是因為這些國
家的學費是按國籍而分的,國際學生的學費,往往是本國學生的五六倍。

因此,我覺得若要講證據來證明台灣大學學費過高的話,張芳全的這段話反而才是最完整的:

「與先進國家相比,1992年國民所得負擔教育經費及每生教育機費支出情形,我國大學每生所負擔,雖有7582美元,較英、加、日及美的8720、1萬 2350、1萬1850、1萬1880美元為低,但若以國民之每美元國民所得對大學教育負擔比例,我國為0.724美元,較先前所指國家之0.426、 0.554、0.420、0.511美元為高。顯示我國學生對大學學費負擔比先進國家為重,尤其中低所得家庭最明顯」。

問題二:低學費就公平嗎?

從上述張芳全的分析以及反高與公教連的說帖來看,不難發現,中低所得家庭(尤其是農工家庭)的學費負擔,其實是最大的。也因此,似乎反高跟公教連從農工階級的立場出發,要求政府課徵企業紅利稅來補貼高等教育,是站得住腳且具公平性的。

然而,駱明慶的文章卻提出一種問法:低學費政策就公平嗎?在使用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來分析後,駱是這麼說的:

「家
庭背景好的學生,在聯考中(或其他入學方式)有最好的成績,考上公立學校並負擔最少的學費而享有最好的教育品質;家庭背景稍差的學生,考試分數較差,考上
私立學校並負擔較多的學費而享有較差的教育品質;至於家庭背景最差的學生,或者國中畢業之後就被分配去念高職而沒有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或者聯考成績最差而
沒有機會念大學,雖然大學教育仍然可以增加他的生產力,也只好早早投入職場,賺錢繳稅來補貼當年「會讀書」的同學們上大學。這樣的制度,哪裡公平了?」

嗯,無法迴避的問題...

問題三:從1988到2005,結構出現了什麼變化?

在討論這問題時,我們很難不去看結構出現了什麼變化,這結構包括了經濟結構,還有教育體制的轉變。簡單的說,1980年代以來的大學擴張、1997年後國家預算不再堅持15%的教育預算支出比例、1990年代以降的大學卓越百大計畫,造成了高等教育逐漸被拉向兩個極端。

一方面,雖然政府給國立大學補助比例逐年降低,但是「卓越計畫」與「五年五百億」,卻讓台清交這些老牌的國立大學在預算上獲得補貼,而末代國立大學,例如中正大學,則被夾在中間動彈不(預算補助不像老牌國立大學多、學雜費調漲幅度不能像私立大學大);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私立大學則以學生學雜費作為學校運作的經費來源,並且這穩定的經費來源是建立在一定規模的學生人數上(東海內部的說法是要到一萬五千人以上)。同時,雖然這幾年政府一方面推動大學學雜費自由化,另方面以免稅獎勵鼓勵企業捐款給大學,然而先不談企業捐款金額大小的問題,事實上,實際得到大額捐款的仍舊是台清交這些學校。

這一結構的變化,配合上述駱明慶的分析,其實是很明顯的階級問題。

問題四:高等教育是私有財?還是公共財?

「新世代青年團」說:因為最後是企業使用受大學教育的工人,所以,企業付費。這種說法,如果是從整個積累體制來談各種社會制度之間的關聯的話,似乎說得通。不過,這樣的說法卻讓人無法接受--「薪資」,不就是資本家使用勞動力所付出的費用嗎?甚至,就像是zoble在timo那邊的討論串裡說的:

「就這樣的說法來看,似乎訴求反而不在於反高學費還是反學費,反倒像是希望擴大建教合作,讓學生在進入大學的同時,就簽訂下與企業的賣身契,「因為最後我的教育會讓你受益,所以你現在支付我的學費」」。

中正大學今年的訴求,正是:「建教合作、保證就業」。


或許,反高學費運動問題的癥結仍在於我們要把高等教育視為「私有財」還是「公共財」?就反高的說法,當然是要把高等教育當作公共財,因此政府要向企業徵稅
並全額補貼。然而,如果台灣的高等教育結構就像是駱所分析的是一種「穩固階級的機制」(這是我的話),那這種做法,不是變相地讓富者更富,窮者更無法翻身
嗎?畢竟入學唸書這檔事,除了繳不繳得起學費,還有考不考進去的問題。而後者的階級差異更大。

駱明慶在他的回應串裡提出一個更激進的建議:

「其實,反高學費如果將將焦點放在要求教育部將資源由補助公立學校,移轉到補助補貼私立學校的學生(是學生,不是學校),是有其正當基礎。可惜的是,反高學費團體捨此不由,徒然將自己陷在「反商品化」「高等教育公共化」等不通的訴求上。」

不過,這建議應該很難被這兩個團體接受吧?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