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獨立:鐵屋子裡的師生們《政治哲學對話錄》

按:還未趕及找出書架中的書,見梁寶貼了這本書的書評,也找來月前寫的小評,濫竽充數。

a

《政治哲學對話錄》
編者:周保松、盧浩文

哲學總是被「譽」為一門最不實用的學科,或者「政治哲學」會給人實在些的感覺,但仍脫不了予人抽象虛無的印象。因此在我們的教育制度裡,這些學科往往被人標籤成冷僻的科目,無人問津。然而,這正正是資本主義下功利思想主導的惡果,教育的目的是啟蒙,讓人們在蒙昧中甦醒,掌握獨立思考和認識世界的能力。我們的教育制度重視訓練技術專材,卻無法 - 甚至是不希望 - 訓練學生的思辯能力。現在不算是政治專制的時代,我們仍有自由思想的機會,卻沒有自由思想的能力了。

作為一位大學教育的工作者,中大政治及行政系導師周保松帶領他在政政系的一群學生,幹了一件關於教育的美事。二零零四初,周保松與這班修讀「政治哲學」的學生,進行了一系列豐富的對話,累積下來,足足有數十萬字,他們於是將其整理出版,便成就了《政治哲學對話錄》一書。常說現今大學生水平低劣,這一群政政系的師生卻表出一份對學習和學術的熱愛和執著,繼承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對話傳統。當然我們不能期望師生之間的學術討論對話會是甚麼驚天動的巨著,但就是這一份打破師生授受式僵化教學的精神,已經足以令人動容。

周保松在序言中說,他曾經懷疑,教導學生批判反省,到他們要立足於衰敗的建制之下,既無力挽回又無法適應,這豈不比要他們走出柏拉圖筆下的洞穴,卻又要回到洞穴去?但正如魯迅所說,在這間建制的鐵屋子裡,有些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而教育,本該就是如此。

原載於《成報》03-02-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