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師自殺,一個都嫌多

四天內兩位老師跳樓自殺,都不約而同提到工作壓力,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天開腔回應,指出教師自殺原因複雜,不可單純將他們自殺的原因歸咎於於教育改革帶給教師的壓力,亦指出如果教改壓力真的那麼大,自殺的例子就不會只得兩個那麼少了。

作為執行教育政策的最高層官員,羅太的說話顯然極之不恰當,亦顯出官員對前線老師的了解不足,一心只為政策護航,未有切實理解老師在工作上的壓力,語調涼薄,一副為我獨尊、高高在上的官員咀臉。

近年教改工作有如排山倒海,年年新、月月新、天天新,一項工作未完,另一項工作又至,當局又急於求成,迷信數據,導致各項指標推陳出新,學校為了向當局交代,只有逼迫老師早日達標,教改未得思考深化,反復驗證,就已草草收結,然後就是不斷循環,老師疲於奔命,學校變成實驗室、學生變成白老鼠。

外行人不明白教育工作性質,盲目質疑,認定教育工作清閒不過,薪高糧準、假期多、福利好。最普遍的說法是,以為老師的工作時間,就是上課時間表內的節數,以香港的老師一星期上課大約三十節、每節四十分鐘計,上課時間大約就是二十小時。不錯,上課的時間的確如此,但這並未計算老師在備課、批改作業、應付行政工作、學生訓育工作、帶領課外活動、準備考試、甚至是為了應付教改的準備工作等等的非教學工作。我們的同工,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回校、天已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校園,還要帶著一袋二袋的學生作業,準備回家批改,將工作時間延至回家以後,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動輒就是十三、四小時,還有星期六、日不時要帶領學生參加不同的活動及比賽,試問這樣的工作性質,還可算是清閒不過嗎?

可惜的卻是,不論是教育當局、辦學團體、校方、家長、以至學生,都沒有對老師作出諒解,反而一而再、再而三打擊老師士氣、貶低老師地位,加上學校為了生存,額外要老師應付不必要的工作,例如對外宣傳、申請校外撥款等等。至於家長、學生,不少抱著消費者心態,要求老師在授課時除了備課充足、才德兼備外,更要風趣幽默,否則就不算是好老師。教師既不是服務提供者,也不是演員、藝人,老師的工作是要帶領年輕人在他們的成長路上作為指路者,而不是在學生面前「賣笑」!

不論如何,教師自殺,一定與教改壓力有關,希望秘書長不要再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應該正視問題,為老師紓解壓力,創造空間,這樣才是負責任的官員應做的事。老師自殺,不要說「只有」兩個,即使一個,都嫌太多。

te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