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石崗菜園村關注組聲明:政府一直沒有以人性化方法處理菜園村收地

石崗菜園村關注組聲明:政府一直沒有以人性化方法處理菜園村收地

政府一直沒有以人性化方法處理菜園村收地
回應運輸及房屋局鄭汝樺十一月廿四日立法會發言

石崗菜園村關注組
二○一○年十一月廿四日

石崗菜園村關注組就局長今早回答議員提問,有以下的澄清及不滿:

1. 石禮謙議員指局長近半年曾到村與村民會面。關注組必須指出,局長從未就菜園村未解決個案和搬遷問題直接與村民開會,更沒有到村了解情況。石禮謙亂講一通,但鄭局長沒有在會上即時澄清,是試圖混水摸魚,混淆視聽。

2. 鄭局長在會上表示,從10月開始收地,都是收回自願交出和已搬遷的構築物和農地。可是政府所謂的「自願」是地政人員脅迫下出現的,在11月4日第一次清場行動中向多戶居民威脅只會「寬限」多兩星期,只是到了11月19日第二次清場前才因社會壓力增加而軟化立場。另外,除了早前逼不識字的農婦曹太簽署放棄農地的同意書、地政翌日強鏟甘蔗田的個案外,關注組發現地政總署 / 港鐵前線職員由11月開始未得到村民同意,「偷偷摸摸」地將村民的部份農地鏟平。局長會上聲稱只收回「自願」的農地和構築物,是扭曲事實。局長一方面說人性化,一方面以威脅加欺騙的伎倆逼遷,這是激起村民和市民憤怒的主因。

3. 局長經常強調是「人性化」處理收地,可是11月4日收地行動,竟動用了數百名地政等部門人員收地行動,都是每家拍門,人肉錄音機式的重覆請村民離開,這種擾民的做法除了為了宣示主權,製造震攝村民之效以外,實在不必要以數百人之力收地。事實上個別村民自願交出的房屋,地政於八月已開始收地,他們也只不過是幾位地政人員和外判工把房子封起來。而且,地政前線人員對每一戶狀況,和是否願意交出土地和房屋都十分清楚,以十一月四日所見,超過四百名地政人員收回只有九間房屋作為比較,就可證明根本不必要以數百人之力收地,局長和一眾高官強調欲「人性化」處理菜園村清拆問題,可是觀乎政府做法,四百人入村掃場、兩星期對明知走不了的村民都要威嚇一次,這會是「人性化」嗎?

4. 局長多次說菜園村民的所有賠償金額達到2億5千萬,今日更說每人平均獲賠償50萬。政府發放這些資訊,目的是「抹黑」村民。關注組指出:

4.1 農作物賠償:農戶認為政府的農作物補償絕不合理,根本的問題是政府並沒有當農業是一項產業,因此當計算賠償時,只計算點算日的農作物種類和數量,卻並沒有考慮農民重建產業的需要﹝就連市區重建局在賠償舖戶時,也會在賠償金中包括重新開業的開支﹞。另外,漁護署的農作物賠償單價金額亦極不合理,譬如還有多年可結果的果樹,是農民多年心血,現在不能搬走,但政府只用幾十至幾百元賠償了事,連一年的收成都抵償不了。但政府一直不願意講清楚釐訂農作物「市值」的準則,令農戶申訴無從。

4.2 土地賠償及寮屋特惠津貼:政府以每人平均獲賠償50萬混淆視聽,隨意將二億五千萬除開五百人均分,事實上菜園村受影響住戶不只五百人,光是重建家園計劃中五十戶已涉及近二百人,而二億五千萬中大部份都是地主所得的土地賠償,而菜園村受影響的每一個核心家庭平均只得到四十多萬特惠津貼。申請復耕戶的村民,又要買地又起屋,更要投入資源於農業基建,涉及百萬開支,大部份的村民所獲得的賠償不足以應付以上開支,必須額外投資。50多戶的集體搬遷計劃,政府更要村民自行應付路權、接駁水、電、排污等基本設施,導致有村民淘空儲蓄。村民為何如此執著透過重建家園計劃買地建屋?就是因為我們眼中的重點不是賠償,而是如何能維持原有的生活模式和社區網絡,政府不單沒有協助,還多次以混淆賠償金額抹黑村民。事實上,尚餘有關賠償的爭取都是集中在農業賠償上,上文亦已闡述農業賠償的不合理,而村民眼下重視的就是如何重建家園。

整整兩年折騰,村民為了家園「退無可退,讓無可讓」。當立法會通過撥款後,村民已經迫於無奈失去安居的「家園」。政府真的是人性化處理的話,請暫停收地和中止一切滋擾的行為,並全力協助村民重建家園。否則,政府不斷「迫遷」,村民無路可退,為了家園,村民只能選擇「誓死護村」。

**********************************
以下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梁國雄議員提出的急切質詢所作的答覆:

問題:

政府於十一月十九日派員再到菜園村收地,做成一定程度的滋擾;亦受到示威者阻止,未能進行有關工作,當天政府隨即發表公告,表示為防止意外,避免示威者和收地工作人員受傷,政府決定終止當日的收地工作,並把寬限期延至十一月底。該村居民表示,如政府強行收地,會「誓死保村」,抗衡到底,當局亦曾多次表明會「人性化處理」菜園村清拆事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菜園村居民表示會對政府的收地抗衡到底,「誓死保村」;在寬限期過後,恢復收地工作時,為免與村民衡突,政府有何措施防止意外發生及避免有人受傷;政府答應「人性化處理」菜園村清拆事宜,請具體說明何謂「人性化處理」;

(二)鑑於政府表示會分階段清拆該村土地,預期將會持續一段時間,政府會如何盡快與居民開會商討清拆的時間表,免除居民的疑慮及困擾,並請告知政府與居民會談的時間表及清拆計劃的詳情為何;及

(三)政府目前仍未完成計算該村居民的農作物特惠津貼及搬遷的具體安排,為讓居民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可否延遲六個月才收地?如不可,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在整個菜園村的收地工作,從制訂特惠安置方案、審批各項津貼和復耕申請,到目前的清拆和收地,我們一直以人性化方式處理,盡力協助和配合村民,希望在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同時,讓各菜園村村民有資源和機會,盡量按其意願和需要選擇合適安置方案。

就問題的三個部分,回覆如下:
(一)政府已多次表明會以人性化的手法,處理菜園村的清拆工作。人性化的手法就是分階段收地,先收回已遷出菜園村村民或村民自願交回的構築物及各種用途的土地,並開始平整土地和其他工程的前期準備工夫。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減少對高鐵工程進度的影響,同時讓未準備好的村民有更多時間完成搬遷計劃,是一個雙贏方案。

我們自十月中開始收地工作,不斷有村民陸續遷出,並主動交回土地和構築物。十一月四日,我們的同事造訪所有村民,逐戶了解他們準備搬遷的情況。如果村民已經遷出,我們即時接收有關的構築物。如果當時村民表示需要多點時間作安排,我們了解他們的情況和需要後,給予寬限期,並提供搬遷協助。該次的經驗證實這務實及人性化的處理方法既盡可能配合個別村民的搬遷計劃,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十一月四日後,我們了解不同村民的搬遷計劃和進度。例如,打算集體復耕的村民,買地的洽談工作已到達最後成交階段,有不少村民已陸續完成搬遷計劃,準備交出土地和構築物。可是,當我們的同事打算在十一月十九日收回這些土地和構築物,並進一步了解其他村民的進度時,卻給示威人士阻礙。

其實,菜園村已登記村民有二百三十多戶合共四百多人,只有五十多戶希望進行集體復耕,其餘的百多戶村民都有其他搬遷計劃。人性化的收地手法,就是在不影響高鐵工程的進度下,盡可能讓不同村民按其需要,分批、分階段先後遷出菜園村,完全不涉及所謂「威嚇式掃場」。

其實,除了現階段的收地工作外,我們在審批補償和安置個案時,也是以人性化方式處理。在法律或政策上容許有酌情權的情況下,我們會以人性化的方式,適當行使酌情權,盡量體恤村民的需要和情況。當然,如果法律及政策並不容許有酌情權,政府必須遵守有關法規。

例如,我們批准了一百四十多個特設特惠安置津貼的申請,當中約六十個屬完全符合資格住戶。另外,我運用酌情權批准了超過八十個未完全符合資格的個案,不少現時居於由豬舍或雞舍改建的構築物的村民也因而受惠。在處理這些申請時,我們同樣採取人性化方式,盡可能以體恤的原則照顧受影響村民的需要,包括恩恤對待多個涉及年老長者、獨居長者、長期病患、單親家庭、家庭變故等等的個案。

在處理公屋申請個案時,我們也抱着同樣體恤的態度處理,恩恤對待有特別需要的家庭,例如分配市區的公屋單位,方便他們與親屬互相照應。

在處理復耕申請方面,我們嘗試從不同渠道協助村民尋找符合復耕資格的證據。有村民表示他們很多過去的務農紀錄,已經因為水浸或其他原因遺失,漁護署、環保署協助他們翻查十多年的檔案,甚至到菜站、嘉道理農場尋找紀錄;有村民表示他們沒有農作物銷售紀錄,漁護署也願意和村民一同到銷售點視察,收集相關證據等等。

因此,整個菜園村的收地工作,處處體現人性化的處理方式。這實在有賴地政總署、漁護署、房屋署、港鐵公司等多個部門和機構的前線同事的努力。他們盡心盡力,了解村民的需要,公正持平及耐心地處理村民各項安置補償的申請。

(二)我們與每戶村民皆有個別溝通和聯繫,密切了解每家、每戶的需要和搬遷進度,並盡量提供協助。由於菜園村內有百多戶村民不參與集體復耕計劃,我們認為這是了解和配合個別家庭需要的最理想方法,也可以保障個別村民的私隱。至於另外五十多個計劃集體復耕的住戶,我們多次與他們面談,提供技術支援,也聯同鄉議局就土地和路權等問題與其他村民磋商、協調。我們已多次向他們的代表表明,假如他們能夠在日內完成土地買賣交易,我們會研究可行方案,希望既盡量配合他們未來數月的建屋計劃,又避免影響高鐵工程的進度。

(三)就高鐵項目有關的土地賠償、各種特惠津貼,政府已合共發放二億五千萬元予菜園村村民。土地賠償佔一億六千萬元,特惠現金津貼佔七千二百萬元,絕大多數已經領取有關款項。

這是菜園村村民和農戶所得的補償,不包括只擁有土地而不在菜園村居住的地主。以菜園村的登記人口四百多人計算,平均每人超過五十萬。更有家族所獲得的補償是以千萬元計的。此外,還有三十多個住戶在毋須資產入息審查的要求下選購「居者有其屋」單位。

現時仍有部分村民對農作物特惠津貼有所不滿。其實,政府批出的農作物特惠津貼約一千三百萬元,涉及約一百六十個農作物特惠津貼個案,平均每宗獲得超過八萬元。絕大部分為在屋前小規模種植自用農作物。現時仍活躍農耕工作的三十多個農戶所獲得的農作物特惠津貼全部皆數以十萬元計,最高甚至超過一百萬元。農戶除可得農作物特惠津貼外,更可以在收地前,收割農作物出售,賺取額外收入。

農作物的津貼率適用於全港的收地項目。漁農自然護理署已按村民要求覆檢了所有農作物的津貼率和所有農友的個案。經覆檢後,漁護署認為除食用蘆薈和有機農作物外,所有農作物津貼率已反映其市值,不會作任何調整。食用蘆薈和有機農作物的津貼率,則已作出調整,並適於所有種植這兩類農作物的農戶。

因此,整體而言,農作物特惠津貼機制已給予農戶合理補償。我們認為漁護署在處理農作物津貼的做法合情合理,也聽取了村民的意見,而作出覆檢,並調整部分農作物的津貼率。如果個別農戶真的可以證明其損失較農作物特惠津貼為多,可以依法進一步索償。

即使有農戶準備提出進一步的索償,也無須保留土地上的農作物。因為農作物特惠津貼是以點算當日(不是收地和清拆時)的品種、數量及其素質為依據,漁護署已就所有申請個案點算日的農作物資料備有完整紀錄,可以作為日後申索的依據。因此,即使農戶不滿補償金額,可以先遷出後申索,不應以此為藉口拖延其搬遷的計劃。

由於位於菜園村的工程屬於高鐵香港段的關鍵工程,當中涉及更改河道工序,必須在旱季期間內完成,因此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必須依時清拆,不可能延遲收地。

總括而言,我們在整個菜園村的收地工作,作出很大的努力,希望在高鐵工程和村民安置,取得雙贏。我們把土地的賠償率由丙級提升至甲級,讓村民有額外資源安排新居;我們制訂特設特惠安置方案,讓長期居住在官地和農地上臨時構築物的村民,也可以得到現金補償;我們容許合資格村民可以免資產入息審查購買居屋,讓他們有更多安置選擇;在審批復耕時,我們以家庭農場為單位,讓更多家庭成員可以一同居住,分擔農務。我希望市民和村民理解政府的努力和善意。但是,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也必須確保高鐵工程依時並按預算落成,發揮高鐵的策略性意義。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