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陳偉業勝選之謎﹖——新西第八席選情小析

陳偉業勝選之謎﹖——新西第八席選情小析

陳氏自八十年代起,便於荃灣參選,歷屆的立法會選舉,陳氏亦主要靠荃灣食胡。公民黨的張超雄今屆首次直選,有指其主要以公民黨的形象爭票,筆者試從各個細票站的資料,看看這兩個觀點。

決定性的選區是荃灣﹖

參今屆荃灣的得票,張超雄得到7,880票,支持度為12.38%,其中有2,600票,是由公民黨兩位排在名單之後的區議員陳婉琛及黃家華的選區梨木樹取得。陳偉業得8,128票,支持度為12.82%。上屆陳氏在本區得12,305票,支持度為16.95%。

由此可知,陳氏在荃灣的力量已大為縮減,得票比上屆少4,000票,跌幅達33%。失守最嚴重的票站為荃灣中心,04年時此區現任議員為陳氏友好李洪波,李氏落選後,陳氏在本區得票大跌近1,000票。而公民黨的兩位區議員十分稱職,分別令張氏在兩個梨木樹的票站得到34.42%及41.02%得票,這些全是公民黨的地區工作票。

三區打成平手

陳氏及張氏在各大區的得票率如下﹕

葵青 陳 6.87% 張5.85%
屯門 陳 8.79% 張8.39%
離島 陳 6.02% 張6.25%
元朗 陳 8.02% 張5.47%

先看葵青,陳氏在青衣設有一個辦事處。在去屆的區議會,陳氏亦分別支持2人出選,1人在辦事處當區,另1人在葵盛西,結果陳氏在辦事處類近的3個選區及葵盛西,均得到10-14%的選票。張氏在本區只有3個票站高於10%,分別是藍澄灣、盈翠半島及華景山莊的中產選區,再次印證中產形象。

觀屯門一區,張氏有4個選區超過10%,分別為三聖、景峰花園、恆福花園,亦全屬中產選區。陳氏則只有1個。兩人年內均沒有在此經營,大部份均是形象及政黨票。

離島方面,陳氏及張氏再次打成平手。陳氏在設有辦事處的逸東村、與鄉事關係友好的梅窩及坪州取得良好成績。張氏則在2位公民黨區議員的協助下,在東涌北、愉景灣分別取得21%及29%的得票。在包括東堤灣畔在內的東涌南亦得11.61%。

關鍵在元朗

陳氏勝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元朗區得票比張超雄多近2,700票,兩者的得票率相差近2.5%。陳氏再次靠友好議員及辦事處食胡,在多年友好議員陳美蓮選區,陳氏得828票近33%的比率,相反張氏只有77票,單是一個選區已相去700票。在辦事處鄰近的選區如M22及M23,陳氏得票亦達到10%以上。在部份民主陣線友好的選區如麥業成,陳亦得略高於平均的9%。(親國民黨組織,梁雪芬在選舉論壇上要社民連切斷與民進黨的關係,否則沒有國民黨的票,此言實虛。)張超雄則再靠中產票,在嘉湖北、嘉湖南及錦繡花園得10%以上。

公民黨區議會部署失誤

上述可見辦事處以及區議員的能力了,回頭審視公民黨07年的區議會選舉,可以發現幾點不足之處。公民黨在新界西派出13人參選,純中產的只有東涌北及愉景灣,其餘不少選區均是大量公屋,包括逸東、建生、寶田、山景、大興、石圍角。在屯門出選的5位黨員,全部只能取得約30%或以下落敗,在立法會選舉中,這些曾派員參選的選區,比起沒有派員參選的公屋區,相去低於1%。反而在07年新分拆的東涌北選區,當時公民黨的林有嫺以35%的得票險勝。當時林得到的554票,張氏在立會中則得564票,得票率為21.88%,比一般中產區高出一倍以上。如此看來,公民黨當初是否應派員到更多的中產區份﹖

參考去屆陳偉業在元朗,亦得8.12%,惟公民黨在去年並沒有派員出選元朗區議會,是否公民黨並沒有意識到,陳氏是最有機會與張氏爭最後一席的人選﹖

陳偉業得社民連效應

上文千餘字,似乎在說地區工作的回報,其實這並不是筆者想說的觀點,比較陳氏在04及08年的得票率﹕

04年 08年
荃灣 16.95% 12.82%
葵青 6.04% 6.87%
屯門 8.14% 8.79%
離島 7.83% 6.02%
元朗 8.14% 8.02%

各區形勢的變化,主要為離島4年來因為私樓入伙及逸東村落成,遷入大量新移民及中產,分別對工聯會及公民黨較有利。元朗則有民主黨分拆張賢登參選,在陳偉業從前的民主黨責任區宣傳。陳氏則仍主力荃灣及天水圍,對於何俊仁責任區屯門工作不多。

筆者大膽估計,陳氏之所以能在上述因素夾擊之下,仍能元朗力保8%,又能在屯門得到少旺增長,實乃社民連及黃毓民人氣之助。這股效應未必十分之大,但如果影響到1%會投票的選民,票數已經達到4,000票。這4,000票作用有多大,相信不須再說。

社民連勝選之後,不少報章均指左傾力量抬頭。雖然社民連全港得到10%的選票,但當中有多少是毓民及長毛的個人票﹖更合理的,是參看他們兩人以外社民連招牌的影響,阿牛今年得票比上年多5,000票,上升一倍有餘,陳氏得32,000票,比去屆36,000票少10%。但觀陳偉業荃灣區失去4,000票、投票率低不利泛民及張賢登出選元朗三大不利因素下,仍然能堅守第八席,最能解釋的,就是社民連及主席黃毓民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