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奧利安娜》﹕重建(後)現代人際關係的廢墟

《奧利安娜》﹕重建(後)現代人際關係的廢墟

2003年,前進進上演《奧利安娜的迷惑》時,沒有看。為什麼沒有看?都忘記了,大概是那陣子世界太乱了,工作與生活上都忙累到不似人型。

2009年,前進進再次上演馬密(David Mamet)的"Oleanna",並把譯名改為《奧利安娜》,而女角則由蔡運華與梁菲倚輪流演出,代替首演時的鄭綺釵。

懂看戲的都知道,演員是宝玉,年紀愈大演技便愈有味道。反過來說,不同年紀的演員,往往會為同一角色帶來不同的質感。無可否認,相對於梁菲倚,蔡運華的演出經驗是較淺的,而且出身與訓練背境亦不大相同。基本上,蔡運華的角色演繹比較直接了當,而角色本身的發展亦呈直線狀﹕角色Carol由開始時的欠缺自信到後來變得勇猛,通過投拆與官司反制教授John,戲劇的高潮位便歸結於John的最終爆發。至於梁菲倚則把Carol演繹成處於渴望被了解與反制之間,層次也就比蔡運華的版本複雜,百轉千廻。當然,蔡運華所演繹的Carol,也渴望被了解,但跟梁菲倚的版本不同,蔡所呈現出來的那份渴望比較抽象,是置身龐大的現代制度中的渴望被了解,不一定要任何具體的對象。與此相反,梁菲倚則把Carol的渴望,具體指向眼前的這位中年教授,儘管在二人之間,始終隔著讓真正的溝通成為不可能的現代制度。

"Oleanna"代表了美國保守勢力的大反撲嗎?固然,馬密有意以Carol與John等角色內爆美國的左派(二人分別代表了美國的政治正確運動與教育方面的解放派)。但內爆左派不一定就意味著歸边保守陣營。或許,馬密更在意的,是真正溝通的重建,儘管"Oleanna"最終選擇了以人類最赤裸的暴力行為,來企圖重建(後)現代人際關係的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