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遲到的編輯室周記:民間記者平台、社會運動起點、還是新聞網站?


獨立媒體﹝香港﹞社團於零六年七一遊行設的籌款小檔。聰攝

早前和獨媒編輯和執委飯聚,其中一人嘆謂,最近的獨媒網很雜亂和陌生,不及舊時牽頭帶起社會運動的日子;另一人不同意,認為零九年底組織的特約記者團,發表的報道愈見頻密深刻,例如高鐵骨灰龕大浪西灣將軍澳隧道,以至最近的藝發局選舉等,網站內容的新聞質素正向上提升。上述對話中對inmedia網站的三種看法﹝雜亂、社運、新聞質素﹞,正代表了五年多來團隊核心按宗旨建立網站、多次修訂版面和資訊管理框架、並和用戶們一起生產和分享資訊所形成的層層積累。之前有關inmedia的書寫大多集中於生產資訊的內容,比較忽略版面和資訊管理框架的演變,也沒有分析這些改變對inmedia發展路向的影響。月初到馬來西亞參與亞洲中文新媒體研討會前後,筆者一直斷斷續續地思考香港獨立媒體各方面的問題,譬如發展路向的擬定與改變、與facebook等社會媒體的關係、維持群體與培養參與者等等,時間不夠,隨便整理了一些,以求拋磚引玉。以下是第一部分:

●作為民間記者開放平台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香港獨立媒體網成立,筆者零五年中加入成為編輯,也一直是網站的民間記者﹝網站在零九年底另組了特約記者團隊,筆者也成為成員之一﹞。網站的宗旨至今一直未變:「以推動香港民主運動和社會運動為宗旨的獨立媒體,為香港形塑不受政權、財團、政黨支配的『公眾空間』,充實公民社會的組織,帶動社會公眾,以不同角度深化社會、政治及文化議題,促進社會關懷,開拓人文知識,深化思想空間,提供有進步視野的多元資訊,連結國際、海峽兩岸及本地,以建立成熟並富批判性的思想氛圍,探討進步的社會實踐方式。」

看宗旨內容,都是主動行事的「動詞」,給人的感覺是要主動出擊,幹一番大事業。但我們只是個資源很有限的團體,獨立媒體﹝香港﹞社團現在只夠錢請一名全職幹事,香港獨立媒體網更只靠一班義務編輯和特約記者撐場。但當時的想法是,只要架設一個好的互聯網發表平台,借着web2.0的新時勢,組織的人不用多,主要的任務是掀起市民的發聲熱情。

零四、零五年時,inmedia管理資訊的方式跟現在不同,網頁被切成八大塊專區,如本地、國際、環境、藝文、健筆等,專區以下設專欄,由作者自發開設﹝最記得梁寶管理的「小店是寶」專欄﹞,每個專欄都有其貼文方向,新作者跟專欄管理人談好後可加入,形成了一個一個小型寫作圈。任何人均可登記為作者貼文,文章自動上載,不設審稿制。全個網站只有中央一個由編輯部推薦的「每日焦點」﹝而且面積很小﹞。當時的想法是,專欄管理人和專欄作者形成志同道合的小圈,能夠更有效地交流,並共同推動寫作計劃。網站最重要的一個寫作圈是「民間記者專欄」,高峰期時﹝零五、零六年﹞有幾十個成員,編輯部在零五年年底開始,不定期舉辦了多個民間記者工作坊,向學員講授一些用web2.0網站生產和傳播資訊的方法,例如設立部落格、簡單的html編號、上載照片至相片分享網站,近兩、三次則加入了新聞調查方法和基礎新聞寫作等環節。

peopo
台灣公民新聞平台首頁。

從資訊管理系統的設定上,inmedia希望成為人民自發的民間資訊生產和分享平台,並透過微組織的聚集形成志同道同的圈子,逐漸深化討論,形式跟台灣公民新聞平台或馬來西亞的社區新聞網komunitikini差不多。inmedia編輯們的職責是落到不同的專欄吸引和組織作者,由於全個網站只有一個「每日焦點」,所以編輯「控制」網站的感覺不強,重點反而落在每個專區上。雖然按着同一條思路發展,但inmedia走出來的路卻很不同。第一, 民間記者的實踐在inmedia等民間媒體、中學、大專院校及部分民間團體推廣多年後仍然成效不彰﹝隨拍隨上網點擊數十萬的「賤男賤女」youtube片不計﹞,在組織以外自發地採訪並寫報道人數少之又少,組織內的民間報道參與者的年齡也偏向年輕。久而久之,網站就分成兩類文章,一類是編輯部或少數熱心民間記者的文章,一類則是大量難以展開討論的「個人隨感」文章,而當個別有專精的編輯「減產」,由他/她擔起的專區可以長達一個星期沒有新文章上載。

相比起來,台灣的公民新聞平台參與寫作人數超過三千人,三年多來累積了四萬五千多篇文章和視頻,大多是專程採訪的地區報道或專題報道,民間記者的年齡層也較闊。如此熱鬧的公民記者實踐,我們在香港看到「口水都流埋」,但在台灣卻引起了設有專職採訪團隊的獨立新聞網站苦勞網的疑慮。在馬來西亞的亞洲中文新媒體研討會上,苦勞網的代表王毅豐說:「真正長期在書寫公共議題的部落客,其實並不多,在網絡上流量最大、有在持續書寫的部落客,都是經營一些特定、小眾議題的部落格……到最後真正持續穩定投稿的,很多都是一些對特定議題有某種程度偏執的部落客,真正認真討論公共議題的文章,反而在其中被淹沒……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公民新聞的另一個面向,公民新聞是由網友自由創作、串連,但是每個人都可以說話的結果,也就等同於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變小了,最後能夠冒出來的聲音,通常是比較煽情或是具有衝突性的事件,這樣的事件被不斷地發酵,最後甚至影響主流媒體原本設定的議程,這當然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商業媒體壟斷訊息產製流程的霸權,但是也讓我們有些疑問,這樣的公民新聞,距離我們心目中公共性的媒體,距離是更近還是更遠?」

在香港,自發民間記者實踐的參與度遠遠不及南韓、台灣或馬來西亞等東亞地區,因此實踐上的光譜也沒機會展開,但香港民間記者普及化工作的失效﹝還沒有人認真探究原因:是因為香港人文字根柢差?不喜歡表達?還是沒有持之以恆地做好培訓工作?﹞卻間接就造了另一個向度的發展:即以生產民間資訊掀起並帶動社會運動的實踐。

●作為「社會運動起點」


零六年底的天星碼頭運動是inmedia發起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網站身兼傳播資訊和動員的角色。到了反高鐵,動員已全靠facebook了。周攝。

此向度是inmedia的編採社群由零六年至今年年初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身就值得另以專文介紹,這裏只簡單說兩句。互聯網令生產和發布資訊的成本急降,可發布的資訊類型﹝文字、聲音、影像﹞和連結的模式﹝一對多至多對多﹞均不斷擴大。這個我稱為「資訊生產民主化」的過程,為公共議題的傳播、討論和倡議提供了新的而且完全有別於過去的空間,亦創造了「民間記者/資訊生產者」這個可塑性極高的位置。雖然「民間記者」這個命名令人有一種感覺,覺得「民間記者」只是衝着新聞的專業而來,其實「民間記者」衝擊的其實是公民社會裏各種組織化的力量,無論是主流傳媒、政黨、非政府組織。用最淺白的語言來說,民間記者這個位置讓人透過生產和傳播資訊進入公共論域,志同道合者可以繞過現存的組織迅速集結,由於沒有傳統層級式組織的機會成本考慮,志同道合者有條件由議論事件變成推動事件,即由民間記者的身份變成倡議者,甚至是長期的社會運動組織者﹝也可套用david harvey「戰鬥性地方主義」﹝militant particularism﹞的理論,民間記者就是把地區的問題帶到更廣闊的鬥爭地帶的中介人或轉譯者﹞。每次身份轉移,其實也是對被繞過的體制操作的反思,譬如說,由民間記者出發的倡議工作,最重視資訊生產自由,因為民間記者除了資訊外什麼都沒有,因此一找到新的東西就會盡快拋上網以求推進討論,而運動的倡議內容亦是這樣在一個公開的論域逐步蘊釀。這樣的倡議操作就跟一般新社會運動NGO很不同,NGO是事先在組織內擬定了立場和清楚的論述,再以高度管理的方式發放﹝例如環保團體的記者會,安排仔細到影相的角度都預先想好﹞。到了近兩年的新界農鄉保育運動,民間記者/資訊生產者進佔了專業社工的位置,成為組織村民的核心人士,專業社工在社區內反而被視為溫溫吞吞的建制打手。這樣的發展也催促我們重新思考,是什麼樣的社會過程令專業社工變得保守?在鄉郊裏從事鄰舍層面社區發展工作﹝NLCDP﹞的同工,有沒有可能重新成為保護新界農村的進步力量?

由零六年至今,筆者就是利用inmedia民間記者的位置,逐步介入不同類型的社會抗爭事件,以至現在只剩「保育分子」的惡名,反倒沒人記得筆者是民間記者了。講到這裏就引發出民間記者和網站都「一去無回頭」的擔憂,意思是說,如果根據上述的民間記者實踐方向,當你的民間報道寫得愈來愈好,在網絡上產生很大迴響時,你就要選擇是否進一步投身進去,成為運動的倡議者或組織者;而當你成為運動的倡議者或組織者的時候,你能否像一開始那樣,寫出或拍出揮灑自如、百無禁忌的民間報道?還是你會從你自己有份的社運組織的角度考慮問題,將保護組織先於資訊生產,變成只會寫聲明的悶蛋?﹝想想最近有關石崗菜園村的文章﹞。「一去無回頭」之於網站,就是當運動蘊釀期的民間資訊生產大獲成功,運動之火愈燒愈烈時,網站就被運動的動員通訊或聲明洗版,失去了批判的距離。零六至一零年初的inmedia,很多時都處於這樣的循環中,但循環也不是按既定方式走,而是不斷變化的,譬如在反高鐵運動後期,迅速流行的facebook已完全取代了inmedia,成為動員和再生產資訊的主要渠道。互聯網科技跑得太快了,現在很難想像在下一波社會運動中,inmedia還可以有什麼位置。

●作為新聞網站


不知哪一年的七一籌款。聰攝。

初期的inmedia沒有強調自己是新聞網站,也自覺沒有資源去追主流輿論的熱門話題﹝二零零五年的世貿示威是例外﹞,後來民間記者積極介入地區運動,自己變成了話題的核心,過程中也逐步與主流媒體從業員建立起良性競爭關係,也建立起參與主流新聞生產的信心和能力。到零九年底,特約記者團隊成立,特約記者獲發記者證和名片,可以進出立法會和政府機構採訪,標誌着inmedia加強由編輯部組織新聞內容的方向。inmedia目前生產的新聞內容大約有以下特定類型﹝niche type﹞,:比主流傳媒更快的重要新聞報道﹝如紫田村收地當日﹞、比主流傳媒更快的外國新聞引介﹝如諾貝爾委員會新聞稿翻譯﹞、獨家的調查報道/專題報道﹝如大浪西灣霸地調查、舊樓收買佬﹞、填補主流媒體疏漏的深入跟進報道﹝如紫田村清拆後的系列﹞、較為深入的民間社會事件報道/討論﹝如有關inmedia被告及遭paypal停止籌款的新聞、社運八方、藝發局選舉等﹞。這些新聞性較強的特約稿,佔了上月二十篇最高瀏覽量文章其中十三篇﹝見下表:九月十四至十月十四日﹞。niche type新聞有需求,符合網站宗旨,facebook和twitter裏又沒人做這種事,問題是怎樣才能夠加強生產力,以及培養出新的生產者?

表:根據google analytic數據,inmedia網九月十四至十月十四日累積點擊最多的廿篇文章
1)史上最牛香檳「毆打」中聯辦保安案 5044(facebook, direct)
2)一場以卵擊石的訴訟3527(facebook, direct, yahoo, google)
3)諾貝爾委員會新聞稿:劉曉波判刑令他成為人權鬥爭象徵2290(google, facebook, direct, yahoo)
4)別再問她十五還是十六好不好?2042(facebook, yahoo, direct, blur.f.com)
5)獨立媒體(香港)被 Paypal 終止籌款功能1860(facebook, direct, google)
6)紫田村系列:紫田村收地記1484(facebook, yahoo, google, direct)
7)「仇富」的進步性1372(commentshk, facebook, google, direct)
8)南早報道翻譯:同被高鐵穿地底 八鄉賠「風水行車橋」 大角嘴乜都冇1328(facebook, direct)
9)中國面對釣魚台的困局1255(yahoo, google search)
10)【強拍系列一】-揭開舊樓收買佬內外夾擊的收購手法1203(facebook, direct, commentshk, yahoo, google)
11)紫田村系列:做個有要求的讀者:以紫田村為例1008(facebook, yahoo, direct, google)
12)貧富懸殊背後的經濟論述957(yahoo, direct, facebook, hkgolden)
13)紫田村系列:紫田村司法覆核判辭初步分析917(facebook, yahoo, direct, google)
14)社運八方:擺片唔擺片?社運界互片!887(facebook, direct, google)
15)變性人士的結婚權利870(facebook, yahoo, direct)
16)激氣過激氣——藝發局民間選舉論壇報導831(facebook, yahoo, google, direct)
17)請給年青人多些機會,對任亮憲(馬草泥)等人的期待829 (direct, yahoo, facebook, google)
18)名不符實的《一屋寶貝》,兼談水準判別與觀眾面貌816 (facebook, direct, yahoo, google)
19)民主女神像妥善安置了嗎?789 (facebook, google, direct, commentshk)
20)中國新舊媒體的互動:兩件近日大事775 (facebook, google, commentshk, direct)

因着編輯部和特約記者團隊加強對網站內容的組織﹝雖然網站維持文章自動上載,無須編輯審稿﹞,版面亦隨之而改變。如前面所述,初期網站設計是切合比較多不同類型的作者寫不同類型的文章,在八大塊專區流轉,像八個輪一樣。後來由於參與度的參差令八個輪的轉速差距愈來愈大,而且由於焦點位置只得一個,很多編輯用心組織的民間報道很快就消失於首頁,容易令人無心戀戰,因此編輯部決定在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大幅改版,取消八大專區,改用tag分類系統,焦點位置由一個加至十個,視頻短片和相片亦可以方便地embed到文章裏。那次改變再經一次大修,就成現現在的模樣,十篇焦點文章放在左邊,最新文章欄則放在當眼的右邊,這個演變結果揉合了新舊兩個大方向,自動上載最新文章是尊重多年來在inmedia貼文章的用戶的習慣,並維持了網站的開放性,面積較大的焦點部分則反映了編輯部和特約記者團隊強化新聞生產的目標。

文首兩人對inmedia的三種看法,可能是衝口而出,但均不是無的放矢﹝作為自發民間資訊平台、作為社會運動起點、還是作為新聞網站 ﹞。三個面向,有時輪流登場,有時同時出現,是為主流媒體看不見的風景。

弔詭的是,隨着facebook急速冒起,現在只有約一成三讀者是直接登入inmedia看文章,其餘的都是經過facebook、yahoo、google或其他網站過來,因此,文章是否放上focus跟其點擊率己沒有多大關係,重點變成如何增加文章在facebook或其他討論區網站的曝光,但如此一來,作為一個整體的網站不就被切成碎片嗎?前幾年認同感甚高的inmedia作者/讀者社群,到底還存不存在?這篇東西已經夠長了,這些問題,以及培養參與者的方法,遲些再談。


二零零七年,香港獨立媒體網三周年,編輯部曾經大搞周年活動,前編輯花苑做了一幅很有力量的版畫。今年是六周年,網站還有多少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