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旁觀戲棚的生與死──《戲棚》

旁觀戲棚的生與死──《戲棚》

戲棚未必是紀錄片,更貼近藝術片。搭棚畫面的日系調色,巴哈的西洋風配樂,搭配黑幕與詩化語句的過場。我覺得相較於紀錄、說明一個戲棚的功能或發生的事情,《戲棚》更類近於把神功戲的過程陌生化,用畫面去串連一些已知或未知的事實,而不是紀錄、呈現、了解戲曲文化的面貌。

穿梭在戲棚的空間裡,導演捕捉到相當豐富的有趣的畫面。凌晨零觀眾的天光戲,演員圍讀劇本,領班提場指揮眾人活動,戲員蒸瓜煮飯簡單一頓。

這些畫面有趣,但缺乏說。觀眾如果有意了解,需要多費功夫去閱讀材料。然而我很懷疑看過這些有趣畫面的人是否有心更進一步探索。畢竟只是畫面而已,它沒甚麼實際內容,告訴觀眾該如何追尋。甚至連天后誕的日期也沒有明確說明,或者神功戲、打醮本身的簡單內容,半句旁白都沒有。

我之所以這麼在意「說明」是因為個人視紀錄片為一種提供資訊而不是娛樂的文本。也許這只是我一廂情願或是知識侷限。

畢竟戲曲在現代社會算是頗為封閉的團體,觀眾很難深入到戲班內部參觀製作過程。亦不似得電影、舞台劇,有那麼多的製作特輯和後期訪談。這也是我對《戲棚》的期望的落差。

換轉過來說,若然一套紀錄片並不是對戲曲文化的入門引子。那麼它承載了怎麼的藝術功能。導演和製作單位想要達到甚麼目的?

我想它成功的地方是打破了觀眾對大戲的固有印象。大鑼大鼓大鳴大放的戲棚,可以這麼有節奏地安靜。

喧鬧的場景固然是有的,開場例戲武打場面,並不缺。然而這些戲台的戲,是為了突顯演員台前幕後截然不同,而不是彰顯演員的身段功架。

零訪談,零主觀的戲班人眾面對鏡頭的直接對話,幾乎所有鏡頭都是旁觀,讓《戲棚》看起來特別的客觀和冷靜。大概是少了許多訴說辛苦無奈行業式微的埋怨,也沒有縰然艱難也覺滿足感的樂觀主義。電影整體呈現的情緒,不是來自於人,而來自於場所起伏變化——沒甚麼變化。

它集中在建構物與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台上台下乃至於神像的關係在棚裡都是平等的,是戲棚裡的一期一會。它在乎的是棚與人的沉默關係、被動關係,不是人與人的主動連結。戲棚是否為來往的人們串連或建立了某種新關係呢。難說。反而戲棚和沿海地帶的廟宇之間的緊密度,唇齒相依,成為紀錄片想突出的重點。人是為了棚奉獻,棚卻為神明服務。

這部紀錄片若然是免費的話相當值得一看,看看山看看水看看風景,聽聽歌聽聽音樂感受節奏。要是對戲曲文化有興趣或者想深入了解,也許重看導演另一套作品《乾旦路》更有意思。聚焦人的行為和性格,有血有肉比較會留下深刻記憶。

作者facebook
作者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