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澳門的「果斷」算什麼?

澳門的「果斷」算什麼?

結論說在頭,不要妒忌澳門防疫的果斷措施,那可能是中共示範澳門式「一國兩制」的陰謀。

雖然香港與澳門都聲稱實行「一國兩制」,但其實「一國兩制」的歷史、邏輯及內涵都不一樣。為何同是「一國兩制」,澳門的抗疫措施可以比香港果斷萬倍?練乙錚提出的解釋是澳門的媒體監察力度不及香港,其封閉可以是陽奉陰違,高幹子弟同樣可以躲往澳門;我認為也有可能是中共希望透過澳門的抗疫成功來展示「一國兩制」並未完全失敗,但這個澳門式「一國兩制」是透過全面染紅而維持的。

眾所周知,澳門的民主力量薄弱,一來是因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沒有承諾「雙普選」(關於特首選舉辦法的第四十七及立法會議員選舉辦法的第六十八條),二來親中勢力在澳門主導社會發展、坐擁豐福資源,在八十年代才開始發展的民主派無法對抗。在二零一七年的澳門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在三十三個議席中只奪得可憐的三席。澳門的親中勢力在七十年代開始就相當鞏固,轉捩點是一九六六年的「一二三事件」。在六六年的警民衝突中,澳葡政府無力壓制示威,最後在六七年初簽署《澳門政府對華人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抗議書的答覆》,基本上確認中國在澳門的主權,將親台力量驅逐,親中勢力自此透過大量社團根紮澳門。這種做法與港英政府的「行政吸納政治」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澳門更大規模地推行這種社團政治,在二零一六年時,澳門的社團數目已經有近八千個,但其人口卻只有約五十五萬。中共利用資源影響社團,讓這些社團成為「恩庇式社團」,以維隱而非上達民意為目標,最後淪為維穩工具,由七十年代開始影響澳門人的政治參與。

澳門政府早已全面染紅,其實不少澳門特區政府高官都有內地背景,甚至內地出生。以現時賀一誠的班底為例,司長級的外省出生比例上升,例如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在北京出生、在墓地門案中涉嫌瀆職被控告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則出生於福建。政府、社團被北京牢牢操控,政治參與空間接零,市民不是沒有怨言,澳門也有少數示威運動,但政府就利用福利銀彈政策才收買市民,除了讓不少香港人羡慕的年度派錢,還有巴士車資補貼、電費補貼。

澳門的穩定好像證明了中共心目中的「一國兩制」成功,「反送中」運動讓香港的「一國兩制」完全破產,現在澳門的「果斷」不正是挽回「一國兩制」聲譽的絕佳機會?反正澳門在抗疫的戰略價值不及香港(醫院、抗疫資源較少),這示範代價不大,也算送在澳門原本寂寂無名的賀一誠一份上任賀禮。

相對於澳門,香港的特首就只有三萬警察,對上要應付複雜而緩慢的政治指令,對下要讓建制派充分獲利(例如在重大決策、轉駄之前,先讓建制派「成功爭取」),決策之慢之差根本無法應對高速變化的時勢,「反送中」與這次防疫抗疫之戰充分反映香港政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無能。然而,就算澳門在這次抗疫行動相對果斷,我們也不需要羨慕,因為這是用自由換來的。正如支持「黃色經濟圈」的人不屑藍店一樣。

澳門的果斷示範了威權,我不稀罕,來生也不做澳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