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語文教育的政治( 二)

在一次公開的課程資詢會上,英語課程主任向外界播放一段學生以英語討論的短片,片中三位主人公以生硬的口音及不盡準確的文法英語進行討論,然後主席公開地說:

根據老師們的經驗,部份同學於剛升上大學初,他們的英語水評普遍不太好。原因是入讀嶺南大學的學生大多於高考的英語成績只到D/E級水評,所以他們應接受更專業及技巧上的訓練,所以我們設了兩門必修英語課給學生。片中的同學是我們所見到的典型學生。普遍地English Proficiency, Fluency及Accuracy也有待改進,這些都是他們不能以流利英語進行溝通的主要原因

及後一名在場的學生作出回應:

我想我可以分享一下作為學生的一點經驗以及我自己遇到的一點問題。上週我剛收到了英語課給我的一份面試技巧測試成績。縱然我拿下了十份之八點五分,被評為高Accuracy, Fluency, Wide range of vocabulary, Proficiency。但我發覺當自己面對被訪者時,我不知道怎樣調校自己的語氣、用詞、甚至如何保持良好氣氛令被訪者多點說話,以取得我想要的資料。再者,愈高的成績令我愈懊惱,因為我不知道怎樣、如何選擇Category A,B,C Version的面試技巧。甚至有點言之無物的感覺,在這意義上,究竟是我基礎語言問題導致我無法進行溝通,還是課程令為我思考問題時帶來阻礙?

課程主任的回應是:

由於資源的問題,我們沒可能為每學科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材,只能設計出一個較設合所有學生的課程,因為剛上來的同學程度有所參差,為公平起見,同學們都應修讀劃一(One-size-fit-all)的課程。多謝出席。我們歡迎所有意見

以上的對話反映出權力建制喜以「形象化」將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去除,以「倒模」一般為她們重新打造一塊「鐵面」形象,才能令英語課程合理地繼續運作,甚至加以擴充。上述提問的學生一旦出現了主體性復活的「徵像」,便立刻將標簽著「個別個案」處理而不被納入「普遍學生」之列。

英語課程應搞清楚學習英語本身的意義,即是說英語的書寫是知性 (Intellectual) 的活動,而不應單一地服務「準則」,單向地以老師的「認知」範圍出發,最後焚毀學生對學術上謹餘的興趣。英語課程 ( 或許不單是大專 )一廂情願地認為學生英語水評「每況越下」的主因,是他們從來也未能滿足「正統英語規範」,才弄得如斯田地,所以應多加操練「正統文法」及「純正口音」。很多教育家把視域局限於學生的英語寫作是否有「Good Content」、「Well-Structured」、「Wide-range of vocabulary」,學生進英語行面試或訪問時是否「直接了當」、有良好「Fluency」、是否有「Eye Contact」等統一標準,而不去選擇問其他問題。若果課程只重寫作及會話的「基本文法」與「基本技巧」,英語課程也不至糟糕,但當英語教學一旦牽涉「處境性」練習(Situational)及更較廣闊的生活經驗分享,便會引起一連串尷尬的問題。更甚者,當學生的問題直接挑戰了課程的權威性,設計者便會啟動「防衛性」基制,例如拒絕討論,或將質疑者邊緣化為「個別」例子。

下次我會再分享一個英語課教授的訪問技巧(Interview Technique)練習的親身經歷,說說大學裡頭的英語教學隱含的政治性。

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