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邊度有齋─灣仔太源街多寶齋

上回講到禪修與香港生活的反差很大。昨天嶺大MCS的sympoisum最後講到如何實踐,從下而上作出改變。力量雖然卑微,卻很實在。保護環境、愛護生命要從「食」做起。希望大家可以重振「小店是寶」專欄,講下香港各區「邊到有齋」,齊齊修煉吃的方便法門。

年初六沒有帶備飯盒回工作室,正愁在灣仔街頭沒飯吃。向來習慣光顧的菩提素食(下回介紹)還未開市,又不想上昂貴的館子東方小祗園吃油膩的假齋。唯有老遠的跑到太源街,才發現近街口的小店已結束營業(名字忘了,只記得那裡的牛蒡湯最清潤),正改為粥店。依稀記得太源街近皇后大道那一端也有一所齋店,就在那些街頭玉器檔的盡頭,幸好已經開市。像這間多寶齋一樣的這些「住家式」齋舖,每天通常只備幾味簡單小菜,濃淡煮炸餸菜各一兩味,配搭非常均衡;兼湯飯任裝(多數都是自助的),有些還兼賣有機食品和齋料。不像館子式齋舖店看見點的菜少的顧客會送上白眼,而餸菜味濃如葷甚至加味精!這天多寶齋的四味是椰花、羅漢齋、青菜和蘿蔔,湯是我從未嘗過的配搭:紫背天葵、女貞子與伏神,略帶微酸而醒神。熟食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出街向來擇食,尤忌「無heart」食肆,店員之間惡言相向、催趕吃得慢的客人、選料有欠新鮮只求味精搭夠、還有浪費即棄食具......讓人吃了也不心安。這天的羅漢齋粉絲不多,卻下了薑和大片蓮藕,很是好吃。還有白飯、黃薑飯和胡麻飯供選擇。主理的朋友(女的是麗姐?男的胖胖的)都和顏悅色,而且不時提顧客飯可再添,即是先不要多裝了以免浪費。有的熟客進來便是聊天,而飯菜吃罷,大家都乖乖的隨手把殘渣和碗筷分別送到口外的大小筒子裡。小店人手不多,顧客這點便心,好便小店能在灣仔昂貴的租金下生存下去,也讓大家可嘗一口安樂茶飯。下回到灣仔,除了大魚大肉之外,大家不妨幫襯一下這間小店。

當天晚上,同屋從工作室對面天樂里的「知粥嘗樂」用外買盒買回粥品,着我也試試看這間新店子。想到附近向來無啖好食,回家之前姑且一試。連瑣式粥店就是十元八塊也用電腦落單,沒有熱鬧的叫囂,加上光潔的裝潢,完全沒有粥店的味道。白粥沒有米香,羅漢齋腸不夠大堆頭只三條短小的整齊的排在碟上,鼓油另外用小碟分開上,而送來的筷子竟是方便筷。用膠匙「清理」了這些沒精打采的食物,這十分鐘裡沒聽見七、八名店員之間的任何對話,只有一名店長嫌棄另一名店員手腳不夠勤快的眼光和鼻聲,而所有員工都在逃避彼此的目光,使我如坐針氈。找數前把沒有拆開的方便筷放回電腦旁的筒子,在門前付帳,對連瑣食店,再不作任何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