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運輸署不作為 貨車行人車禍不斷 立法推盲點視像裝置不容再拖

運輸署不作為 貨車行人車禍不斷 立法推盲點視像裝置不容再拖

本港兩日內接連有貨車司機轉彎時撞倒行人,導致一輕一重傷。前日(19日)下午,元朗一名司機駕駛水缸車在建樂街轉入建業街時,撞倒一名過路老婦,導致老婦右腳多處受傷。及後懷疑因車身盲點未有察覺而沒有停下,約3小時後被警方拘捕。昨日(20日)上午,葵涌又有一名司機駕駛重型貨車沿石蔭路右轉石宜路時,右邊車頭撞倒一名過路老翁。貨車輾過其右腳並將其拖行。老翁小腿慘被輾爛,重傷送院。

兩宗車禍事發時,事主都在行人輔助線合法過路。貨車司機未有看清盲點情況而直接撞倒行人,甚至事後懵然不知。近年涉及貨車的行人車禍愈來愈頻繁,不少都與中重型貨車的視線盲點有關。根據警方的數據分析,中重型貨車的視線盲點為過去涉及行人嚴重車禍的主因之一。普遍貨車的車體闊且車身高,若行人位於車頭3米以內,司機難以察覺。另外,車輛擋風玻璃兩邊的支柱(A柱)會在轉彎時遮擋部分視線。若行人進入支柱遮擋範圍,司機亦難以及時發現。

駕駛任何汽車固然須小心謹慎,但大型貨車司機更需時刻檢查多個魚眼或倒後鏡,往往更易出現人為錯誤。一有差錯,造成的傷害尤其嚴重。近年本港運輸業界已開始要求當局推動改善視線盲點的措施,卻一直被運輸署忽視。對此,當局只針對長者和司機進行零散的教育工作,成效微弱。署方的不作為,多年來容讓可避免的「意外」一再發生,情況不可接受。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早在2019年已於運輸署貨車聯絡會議上,要求署方道路安全部門關注中重型商用車設計的盲點問題。協會希望署方要求歐盟五/六型車輛在進口時須裝上感應裝置,並為業界提供現行車輛補裝車身盲點視像裝置的技術規格。協會又希望職業安全健康局,能為安裝相關裝置提供資助誘因,共同改善公眾安全。

而街道變革亦已在2021年開始要求運輸署採取行動,參照外地當局的成功經驗,為本港訂立全面的《中重型車輛視線標準》。此舉旨在要求新登記貨車的設計,須能讓司機直接看見或透過儀器監察車身的各個盲點;現役貨車亦應設有日落條款,配合特惠資助計劃,要求車主在限期前安裝前方盲點視像裝置、車側鏡頭或探測器及合規格的魚眼鏡等安全設備。車輛亦應設置轉左聲音警報及車尾警告標示,提醒行人及單車/電單車使用者遠離。至今運輸署對此依然視而不見。

司機的工時長、疲勞情況屢見不鮮,若有丁點遺漏足以致命。街道變革懇請署方從善如流,與業界妥善溝通並修改法例,訂立全面的《中重型車輛視線標準》。此舉保障的不只是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性命,亦是職業司機的生計,對雙方各有裨益,減少因人為錯誤而導致難以彌補的傷害。

街道變革 Street Reset FB 專頁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