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鞍山12街站反對改劃綠化地 村民:申述期完結並不代表告一段落

馬鞍山12街站反對改劃綠化地 村民:申述期完結並不代表告一段落

撰文:吳鈞然、謝頌昕

城規會就《馬鞍山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S/MOS/23》,接受公眾提交相關申述書,屆滿日期為12月16日。計劃擬把7幅分別位於馬鞍山村及樟木頭的綠化地帶土地,改劃成住宅項目及小學等。12月13日,共12個馬鞍山居民團體及沙田區議員於馬鞍山各區擺設街站,表態反對改劃項目,以及收集市民聯署和申述書。

DSC09937
馬鞍山村關注組於馬鞍山下半山村口擺設聯署及填寫申述書街站。

是次其中一幅擬改劃的綠化地帶土地,和馬鞍山郊野公園只相距10米,而且位置與馬鞍山村重疊。一眾村民成立「馬鞍山村關注組」,成員阿康指,關注組由村民及非村民自發成立,希望加強村民之間的聯絡,宣傳反對土地改劃,同時提升公眾關注。阿康表示,這個月來村民面對著非常大的挑戰,本身未有過相關經歷的村民,迫不得己硬著頭皮到各部門交涉,同時亦需要籌備街站行動以引起公眾關注。「村民本身都有正職,但都願意齊心放下手上工作,一齊團結對抗今次呢個規劃。」訪問前一日,一眾居民一大早就拿著物資,到馬鞍山大大小小的角落設立街站,直至入黑後人煙稀少,又匆忙返回馬鞍山村準備第二日的行程。

在倉卒的時間中,村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見步行步。工餘時間忙著守護自己的居住地,不論男女老幼均表示「休息唔夠」。關注組成員王小姐連日來亦有在區內與不同社區組織合作擺設街站。王小姐表示由知道要填申述書,先在山上擺設街站,到後期走入市中心與馬鞍山居民交流,均有不同的體會。「山上嘅行山人士比較關注破壞生態、斬樹等等議題,而山下居民就多啲關注交通配套同埋社區設施不足嘅問題。」

一開始擺設街站時,經過的居民都反應平平,但村民們都未有灰心。過去一個月以來,村民不僅在下半山村口擺設街站,山頂、昂平、甚至是馬鞍山市中心地帶,村民都盡力讓駐足的馬鞍山居民知道更多。「都唔少街坊對馬鞍山村感到陌生,甚至有街坊行開山有經過馬鞍山村、礦場等地方,但係唔知呢個地方叫咩名。又或者有啲只係聽過著名景點,好似郊野公園咁。」

街站中遇過持不同意見的居民,對於阿康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居民向他表示街站只講交通、社區設施配套等影響並不足夠:「淨係關注交通呢啲議題太自私啦,你哋(村民)應該講多啲公民意識呢啲重要嘅嘢,例如生態保育、歷史價值、程序公義等等資訊。」這亦反映居民對是次的議題有更深一層的反思,有考慮到發展與公民意識間的連結。

申述期完結在即,阿康認為並不是告一段落。在這一個月,馬鞍山村村民們更團結之餘,也和成家立室後搬離馬鞍山村的居民後代,甚至與山下的馬鞍山街坊「再connect」。他希望申述期過後,大家都能夠持續關注馬鞍山村。

38A78D14-BB14-4F74-9098-9F8FFD523C91_1_105_c
馬鞍山社區前線於耀安邨擺設街站。

「馬鞍山社區前線」及「DeMos馬民 - 馬鞍山・民知民Go」(DeMos馬民)分別於耀安邨及鞍祿街公園擺設街站。馬鞍山社區前線成員表示居民經過街站時,都有留步了解詳情及填寫申述書,部分居民得悉計劃後表示「好唔滿意」。

46078ab0-79a1-4cbf-a9df-b82fa9a39625
DeMos馬民 - 馬鞍山・民知民Go成員於鞍祿街公園街站向居民解說計劃詳情。

而DeMos馬民成員則指出,居民對是次改劃綠化地計劃感關注,現場不乏反對及支持者表達意見。成員續指有部分支持改劃綠化地的居民覺得「其他人都要上樓、有層樓住」,亦有居民對於人口增加後塞車問題將會更嚴重作「塞車咪搭飛機囉」的回應。「街坊咁諗冇錯㗎,係有人需要住屋,錯就錯在政府製造起樓急切對立民生嘅矛盾。」馬鞍山村村民亦有到場向居民講解,DeMos馬民成員對村民的團結表示欣賞及感動。

4D034AD9-7D08-49D5-BBA6-D78A041D736D_1_105_c
馬鞍山交通關注組成員(左)及沙田區議員麥潤培(右)。

「馬鞍山交通關注組」亦有在網上發起聯署,已獲1,000多名居民支持。關注組成員表示明白房屋問題需要解決,但應先改善現有交通配套,若繼續發展,不但對生態景觀造成影響,更會令塞車擠人的局面持續惡化。 「馬鞍山、烏溪沙同十四鄉嚟緊都會發展,但係出馬鞍山就日日塞車,係咪要街坊每日5點半就開始塞車?」成員認為不加鐵路、不擴建路面的話,交通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127e5ae7-d40b-4a19-b2bf-6b2a4c1863e0
馬鞍山社區動力成員Ida。

成立一年多的「馬鞍山社區動力」亦有擺街站,呼籲街坊反對馬鞍山村的發展計劃。組織成員Ida表示,他們反對發展計劃的最大原因是交通問題,她指每日上班繁忙時間,街坊都會在通訊群組叫苦連天,通報到處塞車的情況,甚至不斷推前出門的時間避開車龍。Ida續指,街坊每日由馬鞍山到港島上下班,每程輕則要個多小時,有時甚至要接近兩小時,發展計劃一旦落實,馬鞍山人口料會增加兩萬,加劇已很嚴重的塞車問題。

政府的發展計劃主要建在山上,對將來遷入的人而言,交通亦是一大問題。Ida指馬鐵難以開設新車站,居民要坐馬鐵就要有車輛接駁,對他們而言同樣不便。

除交通外,區內配套同樣是問題,馬鞍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陸續有屋邨入伙,但區內現時仍未有醫院,居民只能依靠威爾斯親王醫院和沙田醫院。Ida指,在未有相應配套下,發展計劃既加重馬鞍山的人口負擔,亦加重兩間醫院的負荷。

DSC00033
沙田區議員鍾禮謙。

沙田區議員鍾禮謙亦曾到馬鞍山下村與村民一起擺設街站。鍾認為是次馬鞍山居民團體自發開設12個街站,共同為議題發聲,實屬難得。鍾指是次諮詢比較突然,要靠民間發聲才可以及時作出回應,而議員只屬社區其中一個持份者。計劃落實後,馬鞍山將會增加超過兩萬人口,若計算欣安邨二期、錦駿苑及十四鄉發展項目在內,人口暴增後各項社區設施均會不勝負荷,「城市不停入侵郊野地,係咪真係要去發展郊野公園邊陲位置呢?點解唔用現時嘅700幾公頃棕地同埋300幾公頃市區閒置用地?」鍾亦質疑於山上興建住屋,入住居民是否可以安居樂業,以新田圍邨及水泉澳邨等山上屋苑為例,當區居民亦面對社區設施及交通配套不足問題。

1E3B81EF-5813-42D5-9D5D-FFC1CAFD97F5_1_105_c
沙田區議員鍾禮謙亦有聯同馬鞍山人,馬鞍山事於新港城巴士總站擺設街站。

AA28BE44-F560-469E-A88E-A4DFD31A9754_1_105_c
沙田區議員麥潤培(中)聯同馬鞍山村村民於烏溪沙站外擺設街站。

沙田區議員麥潤培早前組成馬鞍山地區智庫團隊,成員包括環境規劃師、交通規劃師、退休教授及學者等,希望收集專業意見填寫申述書。麥認為本身馬鞍山社區就需要重新規劃,惟未見政府有任何計劃。「突然間再過度發展,只會令地區人口負荷加大之餘,亦沒有相關地區設施。」發展計劃一帶是馬鞍山礦場遺址,麥指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及珍貴的天然資源,建議當局考慮發展為旅遊景點,甚至可列入歷史文化遺產,或發展與國家地質公園相似性質的項目。

申述書遞交日期將於明天(16日)截止,各馬鞍山居民團體及區議員均呼籲仍未提交申述書的市民,積極在截止日期前向城規會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