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六四:家園、土地特刊】香港:我的家園在哪裡?

說起家園,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是不是想起菜園村村民「不遷不拆」、「誓保家園」的旗幟在立法會門外飄揚的畫面呢?要捍衛的家園當然不止是菜園村,我和你也有一個家園。我們的家園其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除了政府之外,她可以是市建局,可以是地產商,可以是你的業主。當然,對大部份人而言,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實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菜園村搬村「搞掂」?

自今年一月立法會強行通過興建高鐵後,菜園村的消息就好像是從媒體中消失了,這當然不是表示菜園村問題已「搞掂」,只是她已經不再是主流傳媒的「興趣」所在了。期間菜園村關注組與政府商討搬村,已進入選購土地和申請農業復耕的階段,一旦成事將成為日後政府發展/拆遷新界土地的示範。

寮屋,可說是香港最自主的建築方式,卻是政府容不下的一根芒刺。在政府的藍圖中,未來的新界將會大舉發展,包括新界東北新市鎮、北環線、邊境新市鎮等,而發展商近年大舉購入及囤積價格低廉的農地,不停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來將土地「升值」,同時迫遷農地上的居民。原居民村落受特權保護,政府必須搬村賠償,但對於如菜園村這些非原居民村,許多居民的房屋被界定為寮屋,政府就不願意承擔責任,以令寮屋數目愈來愈少。寮屋自八十年代初凍結登記後,政府仍將這些居所定義為臨時居所,在拆遷時以極低的代價趕走寮屋居民。但實際上寮屋居民往往在同一地方落地生根數十年,政府的政策則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思維。

新界收地  地產商代勞

如果政府想收地,又不想付賬,又不想引起政治上的爭議,那麼有什麼辦法?

答案簡單不過:地產商。就在新界的粉嶺北,政府計劃興建新市鎮,規劃早於十年前已公佈,在這段真空期內,地產商搶先進駐規劃範圍內的馬屎埔村,購入大量土地,又大幅加租趕走村民,近七成的村民已經遷出。當地產商成功收得某間房屋後,便派人打爛房子,營造出村子破落的氣氛。有毒的建築材料石棉被打得散落一地,直至近日傳媒揭發,地產商才匆忙處理。當政府落實規劃,改變原來的農地用途時,發展商便可以直接在這片以農地價收購的土地上,興建一棟又一棟的豪宅了。
地產商除了與政府合作外,當然也會自行尋找商機。最近位處元朗的牛潭美村,被發展商申請更改規劃,擬建大量豪宅。好處?這裡就在落成後的北環線牛潭美站附近。
順寧道母親的呼喚

參與拆遷、收樓等土地遊戲的還有市區重建局。這幾年被市建局清拆的舊區不在少數,最著名的要數灣仔的利東街,一條生機勃勃的喜帖街,為了改建成大型樓盤,硬生生的把全街的樓宇都「去活化掉」。這些事件一直發生,到去年六月,市建局的計劃延伸至長沙灣,凍結了順寧道項目的人口。地產公司為增加賠償,用盡各種方法趕走項目內的租戶,包括拒絕收租然後指責租客沒有交租,截水截電等。市建局一直拒絕承認責任。今年四月,順寧道其中一個租客楊源柳媽媽,決定連續「訓街」七日抗議,在她的立場書中,清楚地揭示市建局的問題,楊媽媽說:「本區至少十三個被迫遷的租戶,也只好流落在其他舊區板間房,卻隨時會在未來20年內180多個重建區內又被迫遷,就因我們窮,就要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嗎?」

強拍你屋企

在現實裡如何使用「大富翁」的「拍賣卡」?

借馬頭圍道塌樓事件而加快修訂的強制拍賣法例,將申請強制拍賣必須收集到的業權由九成降至八成,大量舊區居民在強拍條例下,本來打算作為終老的居所被拍賣掉,換來一筆無法買回同等質素居所的金錢。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的說法,是為保障舊區居民的安全,加快舊區更新。可是,只要看一下被申請強制拍賣的樓宇,便知道多是樓齡相對較低,位處銅鑼灣、半山等「靚地」,相反一些真正破舊的樓宇集中區如深水埗、土瓜灣,強拍的個案少之又少。更為諷刺的是,事後報告指,馬頭圍道塌樓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地舖的工人在裝修期間,錯誤地損壞主力牆,與樓宇殘舊關係不大。
純粹是想搶你的「靚地」吧了。

復建居屋的虛妄

在不民主的政制下,政府與地產商的利益重重結合,半官方機構坐擁政府權力,卻不受公眾監察,地產商擁萬億財產,卻受「自由市場」的光環護蔭。房奴、蝸居、無殼蝸牛,中港澳比比皆是,可是早前香港對樓價的討論只限於投資角度,特首曾蔭權早前說香港人買樓心態奇特,更反映他只見樹不見林,家園何價?近來本港樓價再創新高,政黨要求復建居屋,重售居屋,解決市民置業需要,明顯是頭痛醫頭的止痛藥,若把家園矮化成投資,根本無從改變本港的金權遊戲及土地政策的邏輯。

最近,恆基地產副主席李家誠,以十八億二千萬,投得山頂白加道的地皮,呎價達六萬八千五百元。李家誠計劃改建成別墅,供家族成員居住。大眾傳媒還要爭相追訪,本港最大的電視台還要找來風水師評論一番,百萬電視觀眾,就像曾蔭權所說「看電視參與」,一同建造李家大宅。對比起香港基層市民的現實生活,實在是何其諷刺。

特刊其他文章:
【六四:家園、土地特刊】廣州地陷 大角咀會否?
【六四:家園、土地特刊】暴力拆遷的中國
【六四:家園、土地特刊】澳門:失落的土地 遠去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