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讓科學的歸科學 專業的歸專業

讓科學的歸科學  專業的歸專業

天文台圖片

強烈熱帶風暴苗柏讓天文台18年以來第一次在六月份發出8號風球,今次打風後,毫不意外地網上再出現一片討伐天文台既聲意,例如話掛波遲,落波早,電視台更刻意地問收工迫地鐵的打工仔對天文台掛波安排既意見,批評必可預見的,究竟公眾對天文台這個負面印象是如何鍊成的,台長又有無方法逆轉這個現象?

不如我地回顧一下歷史,2006年派比安襲港,天文台因沒有發出8號波而飽受批評,時任台長林超英隨即成立委員會檢討發出風3號同8號風球的機制,及後天文台採取了一些新措施,包括發出3號和8號信號時,由以往只參考維港港內的測風站,改為參考八個涵蓋全港的測風站如長洲、西貢、赤臘角等,只要這8個風站中至少有4個錄得或預料錄得強風或烈風(下稱「八中四」),天文台就會發出有關訊號。

還記得當時此措施推出時,公眾都表示歡迎,並認為是林台長在任時的一項政績,經此以後,天文台發出3號或8號風球的依據似乎更科學化,更標準化,但事實並不如此。

自07年改制後,有達19個風暴(包括苗柏)襲港令天文台發出8號或以上的訊號,其中,只有5個颱風達標(5個還包含一個10號和一個9號風球),即有七成三是不達標的,這是一個非常離譜的數字,而回看今次的苗柏,從天文台公佈的風速資料中,發現只有長洲和赤臘角僅僅吹烈風,而持續的時間也非常短,所以依據八中四的標準,天文台完完全全不應該發出8號訊號,或許就是次次高估了風速後都無人追究(最多都是批評發出的時間),天文台也樂於鬆章。

其實多年來天文台慢慢累積批評是台方咎由自取的,就06年派比安事件後,天文台發出8號訊號比以往鬆手(最明顯的是0706帕布),而上文的數據也顯示天文台有另一套「發波」的標準,這個標準可能是遷就香港的經濟市場,又可能是遷就返工返學時間,而筆者更深信的,就是他們有另一套內部準則,這準則和「八中四」制度是完全不同的,無論哪個理由都好,天文台既然定「八中四」的制度,就應該硬性執行,如果台方認為此制度和公眾期望有落差,就應盡快檢討,而不是像其他政府部門般對外講就講一套,做落就另外一套,事後再出來解悉預測有偏差云云。

我相信天文台還是少數政府部門當中能夠堅守專業和科學的部門,近年也積極回應社會進步的步伐,拓展創新服務,但我總不希望台方為了遷就一些民粹的聲音,或是學習了官僚的處理方式,而犧牲了對專業的堅持,這樣只會令到台方的公信力愈來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