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龍門」任我擺?——論黃色經濟圈的前路,分散投資才可寧縱毋枉

「龍門」任我擺?——論黃色經濟圈的前路,分散投資才可寧縱毋枉

早前寫了兩篇文章提醒香港人「不割蓆」以及「不要以極高標準批鬥同路人」的重要性。然而,今天的我卻想透過這篇文章提醒各位香港人不要盲從教條主義,忽略現實狀況。

先旨聲明,本文重點並不在分析龍門冰室事件中孰是孰非。這幾天陸續有不同資訊流出,筆者對龍門冰室事件的立場亦在持續改變中。相信未來數天亦將會有更多新資訊出現,故此筆者並不會於此文為事件下定論。況且,筆者相信網上已有足夠數量的智者非常雀躍,希望將「龍門羅生門」查個水落石出。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教條主義。標準、原則、教條在某些時候有助達致群體的共同目標—在抗爭陣營中,是「光復香港」。所有標準、原則、教條的訂定及運用都是為了服務群體的共同目標。教條主義的意思,就是盲目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這些曾經正確的標準、原則、教條都是永遠正確的,而且何時何地亦必須遵守。當這種僵化的思想形成後,將阻礙群體達致共同目標。

「不割蓆、不篤灰、不分化」是其中一條抗爭者教條,它成功帶領了抗爭者走到今天。這條教條相信在光復香港前都不會過時;但,黃營內是否不容評任何程度的批評?即便不是今次的龍門事件,黃圈這麼大,我們能保證陣營中沒有害群之馬嗎?看到這裡,筆者可能已經被罵「分化L」。本人不主張捉鬼,反而主張「分散投資,寧縱毋枉」。

誠如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所言,在2019年6月後,我沒有光顧過龍門冰室,原因只得一個,就是相比要排隊的黃店,我會支持較少人支持的黃店。支持民主背後其實是信任制度多於任何個人,筆者可以百份百肯定地告訴你,如果有天我的權力無限大,而沒有任何制度可以監管、制衡這些權力,我必終將走向無限腐敗。筆者現正籌備一個以觀塘為試點的黃色經濟圈制度,用意在鼓勵支持黃色經濟圈的香港人「分散投資」。在蓋滿一張可換領現金劵的「印仔卡」過程,消費者必須支持不同黃店。要扶植黃色經濟圈的幼苗,我們要從抗爭中「無大台」的邏輯出發,儘量從整體的角度扶植黃店。

這個鼓勵「分散投資」的制度最起碼有四個好處:一是即使中共想攻擊黃色經濟圈,亦再找不到出頭鳥、攻擊點;二是不用再花時間捉鬼或者找出偽黃店—若我一個月光顧了30間黃店,而其中3間是偽黃,實際損失會少於捉鬼的代價和time cost;三是既然抗爭運動、支持黃色經濟圈不是要讓某黃店老闆發財致富,分散投資就不會造成有人眼紅某黃店老闆賺大錢的局面;四是民主的本質就是多元社會,分散投資,黃店才能百花齊放。

在各區「分散投資」的制度建立好後,我們便可以「寧縱毋枉」較寬鬆的態度看待黃店,不用再浪費太多時間去找出誰是偽黃,就讓時間慢慢將它們淘汰便是。

當然找出真相是重要的,「不割蓆」的真正意義(詳見筆者《你會同邊個割蓆?》一文)是對同路人追求「人權、民主、自由、公義、真相、平等」的行為持不割蓆立場。誠如筆者於該文所言:「『不割蓆』不是免死金牌,而『黃』的根本就是多元意見、批判思考,只要大家容許當事人解釋及作出改善,我認為針對事件的意見並無不可,甚至表示非常歡迎。」若然同路人不再同路,極端如當年劉江華、湯家驊之類,不再追求人權、民主、自由、公義、真相、平等,那亦只能分道揚鑣,各行各路。

最後,今天筆者建議的一切,到某天可能又變得不合時宜。各位同路人,請摒棄教條主義,切記因時制宜。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在革除舊有的教條主義(如信奉抗爭要有底線、法治有險可守、守住關鍵一席等),亦請務必不忘持續批判新立的教條主義。